-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51课时)大联考检测1评讲1.ppt
课前记诵 写一写 1、正音 一位学生于黑板写出每个加点字读音 其余同学将字音写在试卷对应处 注意:大小适中 书写规范 2、听写:第二题字词 教学目标1、 练习促巩固,检测促补缺。总结语文基础知识试题解题技巧。2、注重反思,加强自我学习方法改进。重点和难点 加强审题意识 总结答题技巧 规范作答模式 文言文实词推断教法和学法讨论法 例析法 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法 三次考试各题得分率统计(℅) 选择题 文言文 诗歌鉴赏 默写 现代文 语用 作文 66 40 58 52 51 65 70 69 40 48 75 44 60 75 71 31 73 71 66 58 1—9各题错误人数统计 1、5人 2、14人 3、35人 4、16人 5、22人 6、30人 7、5人 8、5人 9、29人 点一点 字音常考考点: 多音字 形近字 方言(习惯)误读:(四川) 平翘舌 边鼻音 声调(二声 三声 ) 生活习惯误读 喝:武松大喝( )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 )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 )彩。? 载:据史书记载( ),王昭君多才多艺,三年五载()汉匈首脑聚会,即使风雪载( )途,她都要载( )歌载舞,深得大家喜欢,载( )誉而归。下载( ) 创:勇于创( )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 )伤 弄:别在弄( )堂在玩弄( )小鸟。里弄() 喝:武松大喝(hè)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è)彩。? 载:据史书记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即使风雪载(zài)途,她都要载(zài)歌载舞,深得大家喜欢,载(zài)誉而归。 下载(zài) 创:勇于创(chuàng)造的人难免会遭受创(chuāng)伤 弄:别在弄(lòng)堂在玩弄(nòng)小鸟。 里弄( lòng ) 形近字——联想记忆 1、忏( )悔?????歼( )灭????迁( )移???? 阡( )陌????芊芊( )莽莽 纤( )绳??? 纤( )细????翩( )跹( ) 2、亵( )渎( )????渎( )职?????案牍( )???? 穷兵黩( )武????读( )书 继续( )???? 买椟( )还珠???????赎( )罪? 3、勘( )探????狼狈不堪( )????戡( )乱???? 桑椹( )????湛( )蓝????斟( )酌?? 4、契( )约??????锲( )而不舍????提纲挈( )领?????楔( )子????修禊( )?? 1、忏(chàn)悔?????歼(jiān)灭????迁(qiān)移????阡(qiān)陌????芊芊(qiān)莽莽 纤(qiàn)绳???纤(xiān)细???翩(piān)跹(xiān) 亵(xiè)渎(dú)????渎(dú)职?????案牍(dú)????穷兵黩(dú)武????读(dú)书 继续(xù)????买椟(dú)还珠???????赎(shú)罪? 勘(kān)探????狼狈不堪(kān)????戡(kān)乱????桑椹(shèn)????湛(zhàn)蓝????斟(zhēn)酌?? 契(qì)约??????锲(qiè)而不舍????提纲挈(qiè)领?????楔(xiē)子????修禊(xì)? (1)下周语文课要进行期中___,请大家作好准备。 (2)他们已经多次到南极进行了有关的科学___. (3)检查团对这几个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展开了严格全面的___。 (4)他对《红楼梦》中两种疑问句式的用例进行了详细的___和分析 . 考察干部 指出下边语句的横线上,哪句可填 “以至”, 哪句可填“以致”: A.他愿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祖国,——生命。 B.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C.形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D.这是她近来老想不通、——非常苦闷的问题。 AC应填进“以至”,BD应填进“以致”。 文言文实词推断法 一、拆字析义法 二、课文迁移法 三、读音通假法 四、成语对应法 五、结构对举法 六、语法分析法 一、从字形结构入手 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大多表意,因此可以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义。 1、“若少屈,冀得一归觐”(全国高考题) “觐”可以借助形旁“见”推断意思与“见”有关,再根据语境推断为“拜见”。 2、“夫子将焉适”(全国春招试题) “适”字的形旁是“辶”,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