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4-2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pptVIP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4-2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课件4-2旅夜书怀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客至 .ppt

返回导航 第*页 名师一号 · 苏教版 · 语文 · 唐诗宋词选读 返回导航 第*页 名师一号 · 苏教版 · 语文 · 唐诗宋词选读 * 第*页 名师一号 · 苏教版 · 语文 · 唐诗宋词选读 * 第*页 名师一号 · 苏教版 · 语文 · 唐诗宋词选读 考源教学资源网 考源教学资源网 自主积累 预行跬步,以期千里 鉴赏探究 学贵有疑,疑则方进 知能导练 击水三千,扶摇九万 一、注字音 万壑(  )    青冢(  ) 环珮(  ) 琵琶(  )(  ) 飧(  ) 醅(  ) 樽(  ) 省识(  ) 粗粝(  ) 应 似 省 载 答案 hè zhǒnɡ pèi pí pá sūn pēi zūn xǐnɡ lì       二、辨字形 家冢豕  妃纪经 醅倍 飨飧 三、释词语 1.危樯:________ 2.星垂:________ 3.紫台:________ 4.朔漠:________ 5.青冢:________ 6.省识:________ 7.花径:________ 8.蓬门:________ 9.旧醅:________ 10.呼取:________ 11.幽栖:________ 12.淹留:________ 答案 1.高高的桅杆 2.星空低垂 3.紫宫,皇宫 4.北方的沙漠之地 5.昭君墓 6.略识 7.开满花的小路 8.蓬草做成的门户,此处指房子简陋 9.隔年的陈酒 10.叫过来取,语气助词 11.清静的住所,指草堂 12.久留 四、古今异义 1.春风 古义:青春。今义:春天的风。 2.胡语 古义:胡人的乐曲。今义:胡地的语言。 五、特殊句式 1.飘飘何所似(宾语“何”提前) 2.分明怨恨曲中论(宾语“怨恨”提前) 3.盘飧市远无兼味(状语“市远”后置) 六、名句积累 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2.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4.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5.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6.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一、诗词常识 咏怀诗,是指即事抒怀的一种诗歌。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即为抒怀。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即事”,后两句“抒怀”。 咏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慨,或感叹朝代兴替,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经历沧桑之后的沉思,蕴含着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二、诗词背景 1.《旅夜书怀》 此诗是成都尹严武去世,杜甫在川中失去依靠,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船东下,在渝州(今重庆市)、忠州(今重庆市忠县)舟中所作。诗人写出了孤舟月夜、大江阔野中,对仕途绝望、生活无着、孤独漂泊的凄凉感受。 2.《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这是一首咏史诗,是杜甫经过昭君村时所作。 此诗想到王昭君生于名邦,殁于塞外,去国之怨,难以言表。因此,主题落在“怨恨”二字,“一去”两字,是怨的开始,“独留”两字,是怨的终结。作者既同情昭君,也感慨自身。沈德潜说:“咏昭君诗此为绝唱。” 3.《客至》 公元760年春天,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外的浣花溪畔建了一所草堂,暂时定居下来。因为有友人的接济,杜甫一家人的生活比较安定,一家人充满了生活乐趣。春意盎然的一天,崔县令登门拜访,诗人喜出望外,于是写下这首欢快明丽的《客至》。 三、诗词译注 旅 夜 书 怀 杜 甫 图解 主旨 旅途之夜作者面对旅途之景,以沙鸥自况,抒写了自己失去依托,飘泊不定的孤独愤慨之情。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 甫 图解 主旨 诗人借咏昭君村和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胸怀。本诗塑造了王昭君鲜活的人物形象,昭君有山川一样坚强的性格,有虽死而故国之思犹在的爱国之情,有对昏庸的统治者的怨恨之情,但更主要的,还是一个远嫁异域的女子永远怀念乡土的怨恨忧思,它是千百年中世代积累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乡土和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客 至 杜 甫 图解 主旨 《客至》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叙事诗,整首诗字里行间透着诗人淳朴的性格和因客来访而喜悦的心情。 四、诗词解读 1.以往人们常把杜甫《旅夜书怀》中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渡荆门送别》中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进行比较,明代胡应鳞认为杜甫的骨力超过李白,于龙友则认为“李是昼景,杜是夜景;李是行舟暂视,杜是停舟细观,未可概论”。那么你的看法呢?还有人将王维《汉江临泛》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拿来和他们两人比,你的看法又怎样呢?请就这两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与李白的“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ly85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