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的新闻思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doc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摘 要〕梁启超作为近代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其名声和功绩为后人所熟知。但他作为近代报业的先驱者的重要身份,却常被人们所忽略。 对于梁启超,我了解他更多的是通过历史书上的戊戌变法。在当时国家封建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勇于做那个为救国家于危难,不顾自身安危而向皇帝提出变法的仕人。他的所作所为,我无疑是钦佩的。在这次的研究中,我不仅看到了他在政治上的勇于创新,也看到他为中国的新闻事业而奋斗终身的锲而不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1890年,他十七岁时拜康有为为师,从康学习四年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梁启超作为100年前的改良派的主将,在政治上可以说是失败的,但在中国新闻史上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对报纸的作用认识是深刻的,他的新闻实践是成功的,在他的带动下,出现了中国人办报的第一次高潮,一改外报独占中国报坛的局面,促进了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他独具魅力的报刊文字令人倾倒,他新颖而深刻的新闻思想影响了整整一代新闻人,他是“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开山之祖”。 当然,把梁启超看作“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开山祖”,不仅由于他在当时的报业发生过实际上的重要影响,而且首先在于他从理论上对报刊的功能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自觉。这在整个新闻史上都是极为重要的一次突破。梁启超写于1896年的《变法通议·论学会》和《论报馆有益于国事》等文章,就曾详细而深透地论证过新闻的作用和意义。他说: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这里的“道”,显然就是指思想、观念、道理等;“群”则是通过传播——报纸而使更多的人接受,从而达到思想上的一致;其中“通”与“塞”也都是指传播的是否畅通而言;而“通”与不通(“塞”),则直接关系到民族和国家的“智”、“强”与“愚”、“弱”。可见,他已经把新闻的价值看得何等的重要。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他一开始就论证了“通” 与“塞”对于国之强弱的重要作用: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学术不通则陋。道路不通,故秦越之视肥瘠,漠不相关。言语不通,故闽越之与中原,邈若异域。惟国亦然,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 他先为《时务报》撰述,继而办《清议报》,又办《新民丛报》,以及《国风报》、《庸言报》、《大中华》等等。若论其“量”:“任公生前无眼中无书手中无笔之日,著述累积达一千数百万言,平均每月以三万字记,亘四十年不辍。”(张其昀《梁任公别录》)论其“质”:“则以《清议报》胜《时务报》远矣,今之《新民丛报》又胜《清议报》百倍矣。惊心动魄,一字千斤,人人笔下所无,却为人人意中所有,虽铁石人亦应感动,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黄遵宪语)所谓“一纸风行,海内视听,为之一耸。”(严复语)所以说,他是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理论集大成者,他从事报业的时间之长,所写政论、事评影响之大,探讨新闻理论的著作之多,是空前的;而他的新闻思想就体现在他的这些文字中。我认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主要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主要体现在他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认为新闻主要是为了“去塞求通”,即将国事与皇上沟通,这就是他后来说的“一人之报”;而1899年戊戌变法以后,他的新闻思想因政治上的失败和自己经历的改变而改变,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之中,认为报纸应是国家强大的武器之一,“《清议报》之事业虽小,而报馆之事业则非小。”“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主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报馆者政本之本,而教师之师也,惟其然也。”这时他认为自己的《清议报》是在党报与国报之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梁启超前后期的新闻思想是变化了的,是进步了、提高了、升华了的。 从报馆有益于国事到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阶段再到后来提出的立论无主旨、举足不能无方向,无不将梁启超的思想彰显得淋漓尽致。 报馆有益于国事 戊戌变法时期,他的新闻思想成为当时的主流新闻思想,也就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在这一时期,梁启超总结前人的办报经验,结合自己的办报实践,提出了一套办报主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这一时期,他的一些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