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文本解读.pdfVIP

传播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文本解读.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文本解读 ■项国雄黄小琴 一、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及特征 过程。虽然,“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对大众传播行为的研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commtmication)是个人与个人究,但同样适用于人际传播。需要是人们交际的前提。它 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 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由于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 的信息传播系统。它大致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 间的关系不同,人对客观事物便存在着不同的情感倾向, 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有形的物质媒介的传播。人际传 且随之产生不同的心理变化和外部表现。能满足或者符合 播具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 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产生肯定的情感,或褒奖,或喜爱, 方法灵活;第二,信息的意义更丰富和复杂;第三,双向 或积极的支持。④ 性强,反馈及时,互动性频度高;第四,是一种非制度化 根据人们的需求,可以将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行为 的传播。① 分为满足性人际传播和手段性人际传播。 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行为就是指依赖手机短信这一 1.手机短信中的满足性人际传播 特定媒介而进行的非面对面的交流活动。手机短信传播行 满足性人际传播的侧重点或着眼点不在于交流之处的 为其固有的人际传播特征非常突出。手机短信传播自身具 什么功利性或实用性目的,而在于交流行为本身,以及经 有信息的流动与控制无中介、且是双向、发送者和接收者 由这种交流而达到的一种自我满足。典型的满足性人际传 在交换信息时通常是平等参与,时间安排并无计划,通常 播的基本特质在于它主要着重于交流过程本身,以及交流 由参与者共同决定;其形式虽不依赖于口头语言,但短信 对于人的一般社会性需要,尤其是人际感情需要的满足功 的文本和图本也可视为人际传播口头形式的延伸,其传播 能。手机短信中这种满足性人际传播行为主要体现在问候、 形式基本是无组织的,内容以线性或非线性的方式呈现; 情感交流、闲聊、娱乐等等方面。 从传播的接收与限制看,手机短信的传播形式是互动,反 据《新周刊》委托北京勺海市场研究公司对京沪穗三 馈是即时的,虽然一定程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如 地居民做的一项有关手机短信消费行为的调查得出⑨: 对方手机关机或不在服务区),但机动性较强。手机短信的 上述特征使理想的人际空间建构得以成为可能,这也是人 15—1920—2526—3536—4546—55 们使用手机短信的重要原因。 总体 岁 岁 岁 岁 岁 不过,这里还应该补充的是,由于手机传受双方依附 问候语 56.7 61.6 72.8 75.0 50.0 66.5 于原有的人际关系,因此它往往还具有可信度高的特点。 一般的笑话 56.7 63.7 51.2 30.9 22.7 51.2 这是人际传播的重要特质。“人际交往不仅比大众传媒获得

文档评论(0)

feiyang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