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社会心理学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pdf
社会心理学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
诉讼是现代社会解决社会冲突的一种重要方式,而犯罪是个人与社会较为激烈的冲突方
式之一,所以围绕着犯罪而展开的刑事诉讼常被视为发现犯罪、惩罚罪犯与改造罪犯的活动。
不过,狭义的刑事诉讼一般不将改造罪犯包含在内,所以,在此着重介绍诉讼活动中的侦查
(发现犯罪)与惩罚犯罪(审判)。当然,惩罚犯罪的同时也要保障人权。
潘菽指出,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主要分支,它所研究的是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
题。我们知道,所有的社会事情都有人的因素在里面,也就是都有心理的问题在里面,研究
这些课题的心理学就是社会心理学。所以,社会心理学与作为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的诉讼就有
着天然的亲缘关系,社心理学在诉讼中也就获得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刑事诉讼是心理学较早得以应用的领域之一,在西方社会许多人了解心理学是从犯罪心
理学开始的,在美国司法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是心理学工作者从业的两大主要行业。冯特的弟
子雨果·闵斯特贝格曾极力劝说那些不太情愿的同事们涉足实用法律领域,他的主要使命就
是提升心理学行业的地位,使其成为公共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法律制度就是实现这种
使命的一种工具。他还作了开创性的工作,在 1908 年就出版了《在证人席上》一书,他也
因之而获得了法律心理学之父的殊荣。
下面结合诉讼活动简单地探讨社会心理学在刑事诉讼中的已有应用及其新近的进展:
1 社会心理学在侦查中的应用
社会心理学在侦查领域应用的最早课题是与证人的证言有关,这一课题在西方国家已经
较为成熟了,侦查人员在办案中对于言词证据的真实性难以判断时常常会求助于心理学家的
帮助,于是在美国等国家还专门出现了服务于这一课题的心理学专家,他们的鉴定结论称为
“专家证言”。近年来,不仅已有的课题在侦查中的应用进一步深入,而且还开拓了一些新
的课题。
1.1 犯罪知识检测
犯罪知识检测(guilty knowledge test ),简称GKT,是Lykken引入的一种替代CQT (控
制问题测试)的测谎测试程序,包含了只有调查者和当事人知道的有关调查事件细节的问题。
GKT测试中,测试问题以多项选择题的形式呈现。比如,在一个入室偷窃案件的调查中,
测试问题可能是:“进入的位置在哪里?它在:(1)前门?(2 )厨房门?(3 )浴室窗户?
(4 )阳台?(5 )二楼的房间?”其中只有一个信息是与实际情况吻合的。如果一个否认所
有事件信息的受测者在准确描述事件的关键信息上表现出最强的生理反应,那么这个受测者
将被认为具有犯罪的嫌疑。
因为每发生一件事都会留有蛛丝马迹,只不过有的迹象持续较短,如人坐在椅子上传给
椅子的体温,而象指纹等在合适的条件下则可以长期的存在。科学在不断地帮助人们去不断
地发现这些迹象。测谎技术是一种检验在某一案件中贮存在犯罪者或目击者头脑记忆中生理
迹象的一种手段。记忆不能直接检测出来,但人的身体会对它有所反应,那些不安的表现尽
管微弱,但还是被测谎器记录下来。测谎的中心议题就是设定这样的测试条件,使人身体的
这种反应能被测出来。
这一检测方法是依据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成果而设计的,这一检测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
能够准确地肯定犯罪嫌疑人。避免冤枉无辜是现代法制社会的最为重要的价值追求之一。
1.2 对犯罪嫌疑人的辨认
1.2.1 面孔再认模式
Bruceh 和 Young 的研究指出,面孔的记忆提取过程与其他记忆的提取过程不完全相同。
已有研究指出,人们对自己的房子的物理特征的回忆仍比对自己好朋友的面孔生理特征的回
1
忆要容易的多,人们仅仅能回忆起朋友的头发颜色、身高等特征,对其他的一些特征却较少
提取。尽管只能提取较少的特征,但人们仍毫无困难地在拥挤的人群中识别出自己的朋友。
于是,有人认为对面孔的再认可能至少包括三个认知过程:1 这个面孔(脸形)是否熟悉?
是否在此以前曾经见过?2 是怎样熟悉这一面孔的?熟悉面孔的途径以及在何处熟悉这一
面孔?3 如果是熟悉的,那么他的姓名是什么?在这三个认知阶段的任何一个过程都可能出
错,人们可能将某一陌生面孔当作自己熟悉的面孔;人们也可能碰到一个熟人,但不知是怎
么与他认识的,在那里与他认识的;更常见的是,碰到一个熟人,但忘记了他的名字,不知
怎么称呼,或喊错了姓名。
1.2.2 面孔记忆的改变
首先,插入信息与诱导提问都能使事件的记忆产生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