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
他的诗中有许多生撰硬接的词汇:这是他的诗语言典重生涩的一个原因:如“近涧涓密石,远山映疏木’” (《过白岸亭》),“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游赤石进帆海》),“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游南亭》)等等; 他还大量运用双声叠韵字,勾勒山川地貌的轮廓,如“侧径既窈窕,环州亦玲珑”(《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山行穷登顿,水涉及洄沿。岩峭岭稠叠,洲萦渚连绵”(《过始宁墅》)、“连嶂叠巘崿,青翠杳深沉”(《晚出西射堂》),等等。 这些词汇贴切地表现了山的奇险、水的连绵的姿态,以及千转百折、分布复杂的地貌。后代山水诗人多由此得到启发,充分利用生涩拗峭的语调和难字难句以追求苍硬奇崛的声情,表现大自然中雄奇险怪的景观,从而使大谢体成为山水田园诗派中专写探幽寻胜的一种诗体。 * 第四章:谢灵运、鲍照、颜延之 南朝宋代元嘉时期,因其诗歌在诗情、诗境、诗艺、诗歌语言和诗歌题材上的新变,被后世诗论家称为“元嘉体”(严羽《沧浪诗话·诗体》)。从刘勰到现代文学史家对元嘉体的特征和它在诗史上的地位多有论述,清沈德潜认为诗歌至此才“声色大开”,元嘉诗歌实“诗运之一转关”(《说诗晬语》)。 元嘉体上接西晋而下开永明,《南齐书·文学传论》论齐代诗歌的特点和渊源时说:“今之文章,作者虽众,总而为论,略有三体:一则启心闲绎,托辞华旷,虽存巧绮,终致迂回”,“此体之源,出灵运而成也”;“次则缉事比类,非对不发,博物可嘉,职成拘制”,此体之源显然出于颜延之;“次则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魄”,“斯鲍照之遗烈也”。即便是音韵的讲求也并非始于永明,刘宋史家范晔早已称自己能“别宫商,识清浊”(《狱中与诸侄甥书》),其时有些诗人也在诗中运用双声叠韵,更有不少诗句平仄协调。如果说永明体是近体诗的先声,那么元嘉体就是永明体的先导。 一、谢灵运的家世与生平 谢灵运(385-433),祖籍陈郡阳夏人,出身于东晋最显赫的世家大族,祖父谢玄是淝水之战的主将,他年轻时即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谢灵运门第既高,天资过人,所以为人性格十分高傲,处处流露出诗人式的敏感、显露、急躁,所以注定要遭到失败。 第一节:谢灵运与山水诗的兴起 灵运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从叔混特知爱之。袭封康公,食邑二千户。以国公例,除员外散骑侍郎,不就。为琅琊王大司马行参军。性豪奢,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康乐公。(《宋书》卷67《谢灵运运传》) 《宋书》又称: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即不见知,常怀愤愤。 又记载:卢陵王义真少好文籍,与灵运情款异常,少帝即位,权在大臣,灵运构扇异同,非毁执政,司徒徐羡之等患之,出为永嘉太守。 《宋书》本传称他:“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障千重,莫不备尽。” “每有一新诗至都邑,贵贱莫不竞写,宿昔之间,士庶皆遍,远近钦慕,名动京师。” 读谢灵运诗 白居易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唯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二、谢灵运的孤独感和审美角度 谢灵运在宦海的沉浮中,感到自己个体生命的微不足道,感到他在大自然中的无力无助,由此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孤独感,以在孤独中获取的宁静来安慰受伤的心灵。谢灵运的诗几乎篇篇写这种孤赏。而他在体味孤独时,又不愿意走出孤独。孤独使他在审视山水时,往往描绘一种孤峭、静谧的境界。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 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 谢灵运《郡中读书》 且申独往意,乘月弄潺湲。 恒充俄顷用,岂为古今然。 ——《入华子冈是麻源第三谷》 谢客风容映古今,发源谁似柳州深; 朱弦一拂遗音在,却是当年寂寞心。 ——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 于南山往北山经湖中瞻眺 朝旦发阳崖,景落憩阴峰。舍舟眺迥渚,停策倚茂松。侧径既窈窕,环洲亦玲珑。俛视乔木杪,仰聆大壑灇。石横水分流,林密蹊绝踪。解作竟何感,升长皆丰容。初篁苞绿箨,新蒲含紫茸。海鸥戏春岸,天鸡弄和风。抚化心无厌,览物眷弥重。不惜去人远,但恨莫与同。孤游非情叹,赏废理谁通? 从斤竹涧越岭溪行 猿鸣诚知曙,谷幽光未显。 岩下云方合,花上露犹泫。 逶迤傍隈隩,迢递陟陉岘。 过涧既厉急,登栈亦陵缅。 川渚屡径复,乘流玩回转。 蘋萍泛沉深,菰蒲冒清浅。 企石挹飞泉,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