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方式文字丛考.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语大词典 第六册 [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1993:223. [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57. [8]沈刚.居延汉简语词汇释【I岫.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03:129;287. 清洁方式文字丛考1 上海中医药大学张苇航 【摘要】古人的个人清洁方式主要是用水洗浴,与其相关的代表性文字包括盥、漱、沐、 浴、洗、澡、洙、颓、酿等,其中部分文字的意义与今日已有一定差别。这些清洁方式不仅 是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方法,是当时生活方式的反映,也是社会风俗中“札”的重要体现, 具有象征意义。 清洁是卫生的基础。在古代卫生条件普遍不发达的情况下,保持个人卫生是预防疾病发 生的重要条件,也是“礼”的规则体现,是个人社会地位和教育程度的反映。古人通过洗浴 等清洁方式,不仅能够保持身体的洁净,而且具有重要的与天地沟通的象征意义,也是内心 洁净的外部反映,这种象征在屈原的辞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直至他以身为殉,最终达到身 体和灵魂的终极洁净。因此,表示清洁洗浴的文词多具有双重含义,既表示用水使人体洁净, 又表示内心清静或廉洁等义i但随着历史的发展,早期的文字在意义和用法上往往发生一定 变化,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本文试图汇集表示个人清洁方式的代表性文字,进行初步考证。 在甲骨文中,目前已明确的与洗浴相关的文字有“洒一、“浴”、“沫一、“盥”等,其中字 形最多的为搿盥”字,可见当时洗手在日常生活和礼仪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说文解字》 中,对身体不同部位的洗涤被较为明确地区分开来,如:“沐,濯发也一,搿洙,洒面也一,“浴, 洒身也黟,。澡.洒手也,“洗,洒足也一,还有。漱,荡口也”,皆在‘水部 ;“盥”字见于 皿部: ,。澡手也”,从、从水、从皿,与“澡一意同。‘论衡·讥日》进一步阐释云:“且 沐者,去首垢也。洗,去足垢;盥,去手垢;浴,去身垢。皆去一形之垢,其实等也。” 1.盥、漱 。盥一即洗手,在古代既是_种良好的卫生习惯,更是日常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尚 书·顾命有云:“盥以异同,秉璋以酢。”‘仪礼》中多处记载王侯及士大夫在“大射”、 。公食大夫”、“既夕”、“少牢馈食”、“士冠”、“士昏”、“士丧”、“士虞■材特牲馈食一、“乡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 创新 项目 20IozS80 射”、“乡饮酒”、“燕”、“有司彻”等礼仪中运用“盥”的情形。 周礼 多次提到“沃盥”, 据孙诒让 正义》:“沃盥者,谓行礼时必澡手,使人奉匝盛水以浇沃之,而下以盘承其弃水 也。一浇水洗手能够保证洗手之水为净水。‘礼记》则详细记载了日常生活中“盥”的场合与 礼仪,如‘郊特牲》中“妇盥馈,舅姑卒食’’, 中“鸡初鸣,咸盥漱”,“妇事舅姑…… 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盥卒,授巾一,‘少仪 中“凡洗必盥”, 玉藻’中更 是有“君子之居”当“日五盥”的明确规定。 搿漱一即用水荡洗口腔,据‘札记·内则》,“盥漱”是家庭成员早晨必须进行的清洁活 动。“漱”当用清水,在不少文学作品中。以。清泉一、“凝霜”等自然界的洁净之物漱口, 能形成人与天地和谐一体的风雅境界,如“漱醴泉以养气兮,吸沆瀣以当餐。” ‘魏书·列 传第六o “漱津液”后来也成为道家养生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外,‘礼记: 、‘仪礼 中多次出现。醑”一字,如“执爵而醑一 ‘礼记·乐记》 祭义》 ,“三醋用卺” ‘仪礼·士 昏礼》 等等,郑玄注 仪礼》云:搿醑,漱也,所以洁口。”‘汉书·贾山传 “执爵而醑一 颜师古注亦曰:“醑者,少少饮酒,谓食已而荡口也。一可见,古人进食后亦有用酒漱口以清 洁口腔的习惯。至于用杨枝揩齿以及用盐揩齿以清洁口腔的方法,当是在魏晋之后,随着佛 教传入而逐渐兴起的事了。 2.沐、浴 析而言之,“沐”为洗头。古人蓄发,头发干净是仪容整洁的重要标志。‘诗·卫风·伯 兮》言:“岂无膏沐,谁适为容?”‘诗·小雅·采绿》又言:“予发曲局,薄言归沐一,都将 洗头与妇人修饰仪表、等待丈夫归来联系在一起。但沐时解散发髻,不戴冠弁,不修容饰, 所处的是一个随意且私人的环境,是不宜外出或接待客人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曾记 载“叔武将沐,闻君至,喜,捉发走出,前驱射而杀之”这么一个悲剧; ‘庄子·田予方》 也记载:“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怒然似非人。”从医学角度上说,发湿 未干之时容易冒受风寒,引起头疼等疾患,如‘黄帝内经·风论》有“新沐中风,名日首风” 之说。此外,由于头发易积污垢,因此沐头时往往要用相当于现代的洗发水一类的清洁用品, 即“潘”或“潘沐”,即淘米水,‘说文 释为“渐米汁也”,其不仅可清洁去垢,而且有 一定的润滑作用,因此除洗头之外,还可用来洗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