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球物理2011 ·137·
(4)“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c研究进展
中东亚大陆Moho面的编制研究进展
Asia’sMoho
Research ofCentral-eastern
Progress compiling
叶卓李秋生·
YcZhuoLiQiushcng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构建全球或大区域三维地质结构在世界上成为热门课题。 美欧等发达国家率先发展了全球或洲际地
壳及上地幔模型。我国是世界上开展深部探测较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70以来,主要由国土资源部(原
地矿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地震局等部门和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完成的地震探测剖面,据不完
全统计已达到56000km,覆盖了中国大陆主要造山带、地震活动区、克拉通盆地等主要构造单元,提供了
将中国大陆与世界上不同地区的岩石层(主要是地壳及上地幔顶部)结构(如显生宙造山带,盆地与大型
断裂带)直接对比的基础。我国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非常重视对M0h0面的研究,曾融生院士是世界上较
早发表地震Moho图的学者之一。
我国学者一直没有间断该领域的研究(滕吉文等2002),积累了宝贵的经
验为我们研究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近15年来,我国新完成了大量地震探测剖面,资料的积累速度明显加快。实际上现在中国大陆的地
壳深地震探测覆盖网度远比全球地壳模型2度×度(uSGS)好得多,我国科学家通过分析研究这些资料已
经获得了不少新认识,形成了对中国大陆乃至亚洲大陆岩石圈结构和演化的独到见解。
为及时反映近十年来我国快速积累的最新地球物理深部探测资料,对全球Moho模型的改进和贡献,我
们与主要与俄罗斯合作,实验编制亚洲中东部Moho面图。以便为地质构造学家进一步从从洲际尺度,整体
认识亚欧板块的发展演化提供深部资料和认识基础。
相对于前入的研究,我们编图只采用中国迄今已累计完成的6万余千米深地震测深剖面资料。从中选
出128条(剔除了一些时间早期的资料不全的).收其中包括收集到数条近10年来完成的新的面Moho数据.
地段采取进行适当的加密采样以更好地反映其起伏变化的特征。采集到的Moho数据,经编号和整理,在
MapGis平台上形成一个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与地理要素和地形/地质构造等图层叠合,最终完成一
张1:500万的亚洲北一中一东部Moho深度图。
本文主要对中国大陆部分做初步讨论。
在西南部地壳增厚区与新生代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相互碰撞变形有密切关系。在印度板块俯冲前缘方
向,雅江缝合带以北各块体的地壳均明显受到挤压而增厚,块体之间的缝合带表现为地壳厚度梯度带。青
藏高原周围的刚性块体(塔里木、上扬子)地壳厚度与鄂尔多斯大致在40--一50km,地壳变形不强烈,开来
似乎他们将挤压力向北继续传递到天山,向东传递到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雪峰山一线(也有人认为太行主要
是太平洋板块的影响),导致哪里的应力集聚,地壳增厚。在东部,与地表所见南北两分的构造格局不同,华
北和华南的地壳厚度变化总体特征是从北西向南东减薄,反映中国东部下地壳受统一的大体北东向展布的
域。基本看不到Moho深度陡变带,表明该区地壳已趋近均衡。
参考文献
89~10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戊型肝炎疫苗临床试验的研究进展.pdf
- 河南省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鉴定与进化分析.pdf
- 关于“联合法生产海绵钛杂质含量影响的机理的研究”项目的心得体会.pdf
- 三倍频射频功率源对GDP及Br-GDP薄膜热稳定的影响的研究.pdf
- 奶牛B2M基因单倍型组合和乳腺Fc受体(FcRn)mRNA表达丰度的相关关系.pdf
- 减毒沙门氏菌介导猪轮状病毒VP7、NSP4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小鼠免疫试验的研究.pdf
- 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农业技术评价研究进展.pdf
- 利用Cre-loxp系统与EGFP%2fBrdu双筛选标记构建天坛株痘苗病毒TK基因缺失痘苗病毒载体.pdf
- 猪伪狂犬病病毒GZ-Z1株gE基因的克隆和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pdf
- 桉树连作对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与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