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1952年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主要得益于( )
A.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执行
C.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初步发展
D.苏联对中国经济建设的支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力恢复发展国民经济,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答案: A
2.1953年,中共提出的总路线包括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规定这两大任务( )
A.同时进行 B.先工业化后改造
C.同时完成 D.先改造后工业化
解析: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规定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进行生产关系的变革,又要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二者并举。
答案: A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钢铁、汽车、飞机等重要建设项目的完成,标志着(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
B.“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取得成效
C.提前完成了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任务
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解析: B项是1960年冬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提出的;C项中“一五”计划仅是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未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任务;D项是生产关系领域,题干所述为生产力方面。
答案: A
4.腾讯网曾发起过《大国脚印·网友票选60年最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评选活动。其中,1953年当选的事件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网友选此事件的理由应包括( )
①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②有力配合“三大改造”的进行 ③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④激发了人们的生产劳动热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是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进行的,它既在工业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劳动热情,促进“三大改造”的顺利进行。
答案: A
5.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 )
A.工商业改造 B.农业合作化
C.“一五”计划 D.土地改革
解析: 由题干中的时间“1956年1月2日”和材料“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了”,表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完成了。
答案: A
6.下表反映了当时中国( )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比较表
项目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国民收入 92.9% 7.1% 工业总产值 100% - 商品零售值 95.8% 4.2%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进
D.大跃进的实行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表格的能力。表格中公有制成分占绝对优势,结合时间“1956年”,说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故选B项。
答案: B
7.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解析: 注意时间“1958年”。“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这种说法本身违背了教育规律,体现了想迅速改变教育现状的盲目冒进思想,这说明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答案: A
8.下图反映了1966~1968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 )
A.“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
B.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
C.行之有效的经济政策被废止
D.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从图中材料可以看出工业总产值和国家财政总收入都呈下降趋势,虽然A、C、D三项都是原因,但C、D两项都包含在A项中,B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符。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面是为提交中共八大开会讨论,中央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三份“二五”计划中,粮、棉、钢产量在1962年应达到的指标:(先后提出的三个方案)
粮产量 棉产量 钢产量 方案一
(1955年夏) 4 600亿斤 4 300万石 1 100万吨
方案二
(1956年1月) 6 400亿斤 7 000万石 1 500万吨 方案三
(1956年8月) 5 000亿斤 4 800万石 1 050~
1 200万吨 材料二 我们有六亿人口,我们党同六亿多人口结成了血肉的联系,依靠这个伟大的力量,凡是人类能够做的事,我们都能够做,或者很快就能够做,没有什么事我们不能够做到。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报告》
材料三 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1《 鸦片战争》(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2《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4《辛亥革命》(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6《辛亥革命》(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8《解放战争》(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5.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5.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第二单元《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4.19(岳麓版必修2).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4.20(岳麓版必修2).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4.21-22(岳麓版必修2).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4单元综合检测(岳麓版必修2).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4专题复习与测评(人民版必修1).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5.1(人民版必修1).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5.2(人民版必修1).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5.3(人民版必修1).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5.23(岳麓版必修2).doc
- 2012新课标高一历史:同步练习5.24(岳麓版必修2).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