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铜陵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历史3月月考试题卷
一、选择题(28×2=56分)。
1、唐陈廷章《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该材料描述的灌溉工具是
A.翻车 B.高转筒车 C.筒车 D.风力水车
2、(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集市商品交易种类繁多 B.定期的集市在乡村出现
C.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 D.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
3、中国城市的发展经历了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有市无城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城区即市区”源于那一时期?
A.秦汉时期 B.唐安史之乱以后 C. 北宋 D.明清时期
4、明清时期,苏州的出版业出现了两个持续百年的高潮。其兴盛的背景因素包括
①重商主义影响,商品经济繁荣 ②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发展 ③统治者政策开明 ④工商业市镇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所谓领织,是由官局或官府(实际主持人是太监)将织造任务分派给核定的承揽人,承揽人又可转包给机户生产。承揽人也叫“收头机户”,都是机户中的富裕大户。嘉靖中,奉派到苏杭督查织造的王统曾提出:“所司籍机户之贫富,分为上中二等,编排甲头,分派领织”,并“量其产业高下,以为领织多寡”。下列对“领织”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官局演化而来,是对官局制度的一个否定 ②超经济的摇役关系已在向经济关系转化 ③承揽人和小户的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雇佣关系 ④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性质的手工工场已经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中唐文学家元结在策问《问进士第二》中说:“今商贾贱类,台隶下品,数月之间,大者上污卿监,小者下辱州县。至于廊庙,不无杂人。”该材料反映了
A.统治者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中唐商人社会地位降低,统治者严格推行贱商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D.中唐时期商人完全被杜绝在仕途之外
7、《五行大义》(隋朝)社会等级排序:仕 庶 农 商 工《二十五等人图》(唐朝)社会等级排序:士 工 庶 农 商
对以上两文献社会等级的排序变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所属时代社会观念的变迁;②仍然受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影响;③工匠身份在唐代发生了明显变化;④唐朝放弃了农本政策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8、《明史》记载,明代万历年间,朝廷一次清出围湖造田数目达80万顷。清代以后,垦殖活动更为盛行。乾隆年间湖北巡抚彭树葵指出,“人与水争地为利,以致水与人争地为殃。”
该材料主要反映了
A.明清时期人口的增加 B.明清时期水田数量的增加
C.盲目围垦,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有害的影响 D.水田面积的增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9、与前朝的均田制相比,北宋政府不再规定一般地主占田的最高限额,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但同时又规定:(1)客户与下等户才可以请射荒田;(2)官吏不得租种官田;(3)寺观不得市民田;(4)品官限外之田也要派差科;(5)不得由出举而买田。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是北宋社会中一个很突出的现实问题
B.北宋“不抑兼并”
C.宋朝土地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D.宋代抑制土地兼并之力度与效果超过此前的隋唐
10、“六月溧阳三日雨,山田喜足低田苦。学中亦有北钤圩,低处水深三尺许。秧苖浸倒根已浮,再种何由能入土?老夫寓居西郭外,厌听村村蹋车鼓。”该诗文反映的劳动工具与功能是
A.筒车 抗旱 B.筒车 排涝 C.翻车 抗旱 D .翻车 排涝
11、通过北朝以来不断推进的州郡制、三长制、均田制、府兵制等加强中央集权,改造地方社会的一系列制度,世族制不断受到消减,到了宋代,世族制下的贵贱观念已经基本消失,影响人们社会地位的更多的是财富。导致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政治制度的变迁 B.经济制度的变迁 C.社会习俗观念的变迁 D.社会经济的发展
12、“从经济角度而言,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技术的进步,已经具备了大力发展海外贸易的物质条件。但从政府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宋朝把海外贸易作为财政补助手段和宋朝政府轻宗藩地位重经济实效的取向,而海上又没有任何威胁宋朝国家安全的因素等条件,不论物质条件如何,宋朝的贸易制度也会是另一番景象。”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宋朝贸易制度变迁是由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决定的
B.宋朝贸易制度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1《 鸦片战争》(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2《太平天国运动》(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4《辛亥革命》(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6《辛亥革命》(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4.8《解放战争》(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5.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5.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新人教版必修1).doc
- 2012届高一历史:教案(教师用书)第二单元《探究活动课 “黑暗”的西欧中世纪——历史素材阅读与研讨》(新人教版必修1).doc
- 安徽省宿州市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doc
- 北京101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 北京市朝阳区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doc
-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补考历史试题.doc
- 北京市师大附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 北京市五中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 北京市育园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
- 北京市重点中学11-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 北京四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历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