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六朝僧侣_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pdfVIP

文学论文:六朝僧侣_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朝僧侣 : 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刘 跃 进 在古代中国 , 不论是官方往来、民间交流 , 或是其他方式的交往 , 终究受制于一定条件。而 且 , 由于政治制度、文化背景乃至风俗习惯的差异, 各地之间的交流往往存在着很深的隔阂乃至 偏见。惟有佛教文化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绝大部分统治集团 , 多视佛教为神明 , 顶礼膜拜。 因此 , 各地的佛教文化交流几乎是无条件的。六朝僧侣作为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 , 纵横南北 , 往 来东西 , 在传播佛教文化的同时 , 也在传递着其他丰富的文化信息。其影响所及 , 不仅渗透到当 时社会的各个阶层 ,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从长安、洛阳、建康、凉州 四大文化中心的兴衰及其文化交流的若干途径看 , 从僧侣自身的文学创作、佛教思想对于中古诗 律演变、中古文学题材、中古文学思想的巨大影响等方面看 , 六朝僧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传播过程中 , 的确起到了特殊和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文化僧侣  文化传播  文化中心  中古文学 ( ) 作者刘跃进 , 1958 年生 , 文学博士 ,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732 。 一般而言 , 天下一统时期 , 各地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传播是比较通畅的。譬如汉代赵充国 ( ) 在金城 今兰州 上书言献零、罕羌事 , 六月戊申奏 , 七月甲寅玺书即报从其计。金城到长安 大约一千多里 , 往返倍之 , 中间还要经过公卿议臣的讨论 , 再上报天子定夺 , 首尾才七日。再 譬如唐代开元十年八月己卯夜 , 权楚璧等作乱 , 当时明皇巡幸洛阳 , 相去八百余里。壬午 , 即 遣河南尹王怡到京师按问宣慰 , 前后凡三日。这些记载或有不准确和夸张的地方 , 但是 , 汉唐 时期境内联络自有其比较严密周详的驿站传递系统 , 则是基本事实 ①。而分裂时期 , 各地的往 来 , 特别是各国之间的往来 , 就有许多障碍 , 不那么轻而易举了。三国鼎立、东晋南迁、南北 对峙 , 魏晋南北朝四百余年的历史 , 基本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尽管如此 , 有一点却是相通的 , 即绝大部分统治集团 , 多把佛教奉为神明 , 乃至视为国教。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 , 那些 ② ③ “志在游化, 居无求安” 的文化僧侣 , 或历经艰险 , 获取真经 ; 或暮鼓晨钟 , 青灯黄卷 , 通 过各种途径 , 语玄析理 , 传经布道。他们的活动 , 大多得到各地统治集团的扶持 , 拥有较为便 利的条件。正因为如此 , 这些文化僧侣在四分五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 客观上起到了传递文化 信息和保存文化资源的特殊作用。 ① ( ) 参见洪迈《容斋随笔·续笔》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6 年 卷 2 “汉唐置邮”条, 第 233 页。 ② ( ) 参见释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