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江阴史前文化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江阴博物馆翁雪花
辘要: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一系歹Ij完整有序的重要遗址的密主,填补了江阴历史的空自,揭露了
江阴早期人类社会生活情况,如何保护和利用这些史前文化遗址,是一个新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江
阴史前文化遗址基本状况的分析,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关键词:史前遗址 保护利用
江阴北滨长江,南近太湖,有“江尾海头一之称。这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优越的地理位置,
良好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人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江阴史前遗址分布众多,最早的马家浜文化
遗址就有要塞祁头山、北护城河、桃花港、夏港河等遗址.崧泽文化遗址有周庄龙爪墩、青阳南楼
遗址,良渚文化遗址有高城墩、璜塘埤遗址。自1998年起,江阴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发掘,
陆续发掘出祁头山马家浜文化遗址、周庄龙爪墩、青阳南楼崧泽文化遗址、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
余城花山商周时期遗址,一系列完整有序的重要遗址的出土,填补了江阴历史的空白,揭露了江阴
早期人类社会生活情况。2002年建立了高城墩良渚文化遗址陈列馆,通过墓葬复原、场景复原,配
合图片说明,向观众展示了良渚人的生活方式、丧葬习俗,为遗址的保护和利用作了有益的偿试。
一、江两史前文化遗址概述
马家浜文化时期:代表遗址为祁头山遗址①。江阴祁头山遗址为一处高出地面约5米的台地,南
北长、东西窄,总面积逾10万平方米,为马家浜文化时期一处重要的大型聚落遗址.遗址北半部为
墓葬区,南半部为居住区。文化层堆积厚度在3米以上,是目前为止江阴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古文化
遗址.对该遗址的钻探和正规发掘是从2000年8月开始的,前后经过了三次正规的发掘工作,第一
次的发掘面积为630多平方米,清理出灰坑39个,墓葬132座,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有石器、
玉器、陶器。后又于2003年和2009年两次进行发掘,发掘成果丰富。祁头山遗址的发现为进~步
研究马家浜时期的原始文化提供了较完整的新资料。而且为马家浜文化树立了年代标尺.在此遗址
的田野考古和整理期问。俞伟超、张忠培、严文明等先生曾亲临现场,观摩器物.提出了很多的指
导性意见.2005年9月22日,召开了祁头山遗址的小型会议,与会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为发掘
者打开了研究思路。2007年。环太湖西北部马家浜时期古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江阴博物馆举行,对
祁头山遗址独特的文化类型进行进一步探讨,“祁头山文化”命题正式被考古界提出。除祁头山遗址
以外,江阴古城护城河北岸一带,在上世纪拓宽河道时曾发现马家浜文化遗存,江阴境内还采集到
~些马家浜文化遗物。如西郊与夏港镇交界处的璜塘埤遗址,在20世纪70年代曾在开挖河道时出
土一把鹿角镐。20世纪90年代初,在璜土镇拓宽老桃花港时,于前栗山以东河段出土一把鹿角匕
首。
106
崧泽文化时期:以江阴周庄龙爪墩皤和青阳南楼崧泽文化遗址@为代农。龙爪墩遗址位于江阴市
东南周庄镇,距市区约20公里。1999年初江阴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抢救性发掘。发现
崧泽文化时期的灰坑和墓葬及陶石玉器等文化遗物。通过此项发掘,丰富了崧泽文化研究的内容,
特别是对其分期问题的探讨具有借鉴意义。南楼遗址位于江阴市青阳镇南楼村境内,1974年平整土
地时就发现有一批磨制石器,有单孔、双孔圆刃石刀、石斧、石凿、石锛等,1976年1月开挖河道
时又发现泥井91:3,井中出土陶鼎、罐、壶等器物60余件,均为崧泽时期的遗物。2006年对青阳
南楼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发掘面积1500平方米,分房址、壕沟、墓葬三部分,并以濠沟为界,有
序组合,充分反映了当时聚落的情况。发现的3座房屋基址呈“品”字形排列,这在目前已发现的
崧泽文化遗址中是较为少见的。出土有陶器、玉器、石器等多种器物,玉器大部分出土予墓内,种
类有璜、块、镯、环、璧、玲、珠、异形块,以及各类形状的玉饰,均磨制精细,光洁度较好。值
得一提的是出土的陶纺轮和石纺轮上还留有刻划图案和符号。南楼遗址的发现将对于崧泽文化分布、
聚落形态以及环太湖流域早期文明的形成将会有更新、更全面的认识。与横向的同类型崧泽文化其
他遗址相比,南楼遗址显示了与众不同的自身特色,证明了江阴在太湖流域北部、长江南岸这一地
理位置的重要性。此外,在发掘余城花山商周时期的城址中,发现有些地层中还叠压着崧泽时期的
遗迹。
良渚文化时期:代表遗址为高城墩遗址回,遗址位于江阴西部石庄镇的高城墩村,该遗址为一处
化早中期墓葬,出土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