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见死不救_之法律规范问题分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_见死不救_之法律规范问题分析.pdf

改革与开放 2012年1月刊 “见死不救”之法律规范问题分析 李超 (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人民检察院 湖南 株洲 412000 ) 摘 要:见死不救属于道德规范的范畴,不应该直接用法律对这一行为进行规范。 法律与道德在本质上、 内容上、功能上 都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但是见义勇为这种高尚的道德义务是不能转变为法律义务,不能追究见死不救者的法律责任。 当前 我国应当完善证据制度和对见义勇为者保护的相关法律,用法律来间接的规范见死不救行为,倡导社会主义道德。 关键词:见死不救 道德 法律 正义 “小悦悦” 的死,让国人对“ 围观” 的祸害之认识有了些许深 求的完美境界。 [3]那些努力去实现“愿望的道德”的人们,会得到赞 入,从而促使法律界对“见死不救”行为的再一次讨论和反思。 十八 许;而不追求“愿望的道德”的人也不会遭到谴责。 因而富勒的观点 个人竟然不醒于淋漓的鲜血, 对一个垂死挣扎而又即将逝去的生 是认为“愿望的道德”是不能转变为法律的。 博登海默也同样认为 命,没有做出任何的表示,哪怕是哀悼。 他们都走了,一个也没有留 道德规范可以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社会有序化的基本要求, 下来,带着他们的冷漠,自私和对生命的无视走了。 那么我们究竟 比如避免暴力和伤害、忠实的履行协议、协调家庭关系等;另一类 如何公正的评判这十八个路人“见死不救” 的行为呢? 所有的观点 道德规范包括那些极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促进人与人之间紧 可以概括成两类:一是“见死不救”属于道德问题,由道德规范调 密关系的原则,如仁义、慷慨、博爱等。 博登海默同时认为第二类规 整;另一类是“见死不救”应该纳入法律范畴,对该类“ 围观” 的路人 范是不能转变为法律规则的。 [4] 课以法律责任。 3 、道德与法律在功能上的关系。 法律与道德都是实现社会控 一、见死不救“德治”还是“法治” 制的手段,两者在功能上具有互补关系,相辅相成。 庞德指出法是 道德规范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 以善恶为评价的, 依照一批在司法和行政过程中使用权威性的法令来实施的高度专 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来维系的,调整个人与 门形式的社会控制。 [5]而道德是在社会生活中以建议性或倡导性 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1]法律规 的形式来实现社会控制,其具有柔性非强制的性质。 社会规范的功 范和道德规范同属于社会行为规范, 都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及 用在于减少暴力、偏执等伤害社会的事件和行为,维护社会的安全 上层建筑的构成部分。 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道德规范调整的内容 和秩序。善的本质就是满足各类主体的各种需求。 当一个人处于危 侧重于行为主体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其思想的调整而影响、纠正其 险或者濒临死亡的状态,那么他的需求就是维护他的生命权。 他的 外部行为,最终实现社会控制;而法律则是直接对外部行为发出指 这种生存需求首先由造成他处于此危难处境的主体来满足, 肇事 令,要求主体调整其行为。 者必须承担施救义务。 现行法律也明确了此类肇事者的侵权责任 1、法律与道德本质上的联系。 从本质上看法律和道德存在着 和刑事责任。 正是“见义勇为”得不到受害人的感恩,反遭诬陷,同 必然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指如果法律违背了主流道德观念,那么其 时法律也无支持“见义勇为” 的规定,使得“见死不救”成为许多人 就会因丧失了法律的本质而不再是法律,也即“恶法非法”。 “见死 在他人危难时的行为规范。 不救” 问题讨论的核心内容是指不具有法定救治业务而有能力救 许多评论认为道德规范已经失去规范作用,必须将见死不救 治垂死者的任何人, 其不作为而故意放任对方死亡的行为是否应 行为纳入法律规范的范围,甚至成立“见死不救”这样一个罪名,让 当承担法律责任。众所周知,见死不救是非善的,不道德的。 《孟子》 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来实现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