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城镇化建设论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探究.doc
城镇化建设论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探究摘要:随着农村城镇化规模的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进行中如何尽快使传统农民转化为高素质的城镇社区的“新市民”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根据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城镇新市民文明素质的实际现状,从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究在加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的举措。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新市民;文明素质;有效提升
农村城镇化是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由农民的身份逐步过渡到城镇“新市民”身份的过程。我国的农村农民城镇化进程一般经历两种途径:一是由农民—农民工—产业工人化—城镇“新市民”[1];二是由农民直接转换成城镇“新市民”。比如城镇规模的扩大,郊区农民直接转变成城镇居民。城镇化的进程,使农民脱离原来赖以生存的土地,农民变成“新市民”。农民从农村生活环境转变成城镇生活环境,在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一个改变、提高和适应的问题,特别是城镇文明素质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城镇化后的应该采取措施,有效提升“新市民”的文明素质,帮助“新市民”改变原有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逐步形成适应城镇生活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使“新市民”真正融入到城镇生活中。
一、农村城镇化后“新市民”文明素质有效提升的意义
1.“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直接影响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农民城镇化包括农民社会角色的城镇化、农民职业生存的城镇化,还包括农民素质状况的城镇化[2],而农民素质状况的城镇化的主要问题是是农民文明素质的提升问题,这是影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新市民”的文明素质能否满足城镇文明的要求是决定他们能否真正受益于城镇化的基本要素。帮助和创造条件实现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是当今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课题,其效果将直接影响城镇化的进程。
2.“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能影响一个城镇的“软环境”的形成。一个城镇(包括一个城区)的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一个城镇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虽有历史、投入、管理等原因,但在很大程度上与市民的文明素质相关。国外农村城镇化成功经验表明,如何尽快把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尽快由传统农民转化为高素质的城镇社区居民,特别是有效提升“新市民”文明素质,不仅是关系到城镇化成效的重大问题,更能促进人与城镇、人与社会、人与环境协调发展,提高和改善一个城镇的“软环境”。
3.提升“新市民”文明素质是加快“新市民”融入城镇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随着城镇的发展,城镇生活对城镇市民的文明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市民”由于受其原有生活环境等自然社会条件和政策制度的影响,以及农村传统精神文化和传统风俗习惯在“新市民”意识中根深蒂固的影响,城镇后“新市民”在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网络的建构等方面有一个适应和改变的过程。农民城镇化的真正内涵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转变,更是其在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质量、社会参与等方面与城市融为一体。
二、当前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的因素
1.“新市民”原有的社会交往心理和生活环境因素。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新市民”来说,农村的文化传统、生活环境及风俗习惯等是其主流的社会文化,城镇的生活方式、待人接物方式、看待事物的观念、人际关系、风俗习惯以及城镇各种规则都使“新市民”感到不适应,阻碍了“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
2.对“新市民”城镇文明素质的培养的忽视因素。人的素质总体上讲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两大方面。国家在2005年已经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3],使许多“新市民”取得不同岗位的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解决了大量的“新市民”职业技能素质提升的问题,但在培训过程中,受“新市民”原有的文化程度偏低的影响,培训组织者过分重视“新市民”职业技能的提升培训,忽视了对农民城镇文明素质的培养,制约了“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有效提升。
3.市民文明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过高因素。目前城市将现有的城镇文明市民评价标准中的素质要求作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的文明标准,存在对“新市民”的文明素质要求过高的问题。“新市民”对市民个体文明素质和公共文明素质的要求,有一个适应和提高的过程。市民文明素质评价体系评价标准过高反而不利于“新市民”文明素质的提升。
三、有效提升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文明素质中的举措
城镇市民文明素质包括市民个体文明素质和公共文明素质[4]。提升城镇市民的文明素质,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它既是“新市民”居住地域的转移,又是其“新市民”职业和身份的变换,更是“新市民”生活方式、社会角色、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 27914-2023 风险管理 法律风险管理指南》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写2024A0-PDF).pdf
-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标点符号.ppt VIP
- 2024三上科学知识点期末复习资料.pdf VIP
- 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理论知识考试题及答案.doc
- 2024上海中考英语试题及答案.doc VIP
- 高边坡专项施工方案.doc VIP
- 北京邮电大学《数字信号处理》门爱东-DSP03-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快速计算方法.ppt VIP
- 2024上海中考语文卷.docx VIP
- 《新托福考试专项进阶——初级写作》教育.pdf
-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多文本阅读议题确立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方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