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最早《蚕书》.doc
世界最早《蚕书》
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诗词,可谓耳熟能详。但世间却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这位文学家还曾写过一册在中国农学史上颇负盛名的专著《蚕书》,这本《蚕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蚕桑科技专著,在世界蚕桑史上也具有特殊的地位。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丝绸之国,是蚕桑生产的起源地之一,蚕桑业在中国农业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从商周起,蚕桑业就已相当发达。但在唐宋以前,有关蚕桑生产技术的文献却不多,在一些综合性的农书中虽有提及,但篇幅很有限。如现存的《汜胜之书》中有“种桑”一节,文字百余,十分简略,有种桑的技术指导,却没有养蚕的内容。《齐民要术》中有“种桑柘”篇,其中虽然提及“养蚕”,但仅是“种桑柘”的附录。隋唐宋元以后,有关蚕桑的著述逐渐增多,如《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中,分别著有《蚕经》;五代时蜀人孙光宪也著有《蚕书》二卷。遗憾的是,这些著作后来都失传了,后人仅知晓作者的姓名和书名。
中国现存最早的蚕桑专著,即是秦观所著的《蚕书》了,这本书也是目前世界上存世最早的养蚕和缫丝的科技专著。
关于《蚕书》
《蚕书》犹如一本简明的育蚕缫丝技术教科书。宋元时期扬州的养蚕业已经从“浴种”增健,发展到生理上的择优汰劣,这是我国养蚕技术的一大进步,秦观的《蚕书》则是这一技术进步的最早记载。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宋代扬州高邮人,为北宋婉约派的著名词人,著有《淮海集》40卷等。秦观《蚕书》的篇幅不长,约1000余字。正文前有“前言”一节,叙述了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写作背景等。其后的正文分为十节,分别为:“种变、时食、制居、化治、钱眼、锁星、添梯、车、祷神、戎治。”其中“种变、时食、制居”三节是讲述育蚕技术;“化治、钱眼、锁星、添梯、车”五节是讲述煮茧、缫丝技术;“祷神”一节是讲述养蚕的崇拜和禁忌;最后的“戎治”一节是介绍西域栽桑养蚕的实例。
《蚕书》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从浴蚕种到缫蚕丝的每一个操作阶段,作者都作了简明切实的讲述,犹如一本简明的育蚕缫丝技术教科书。如讲述浴种、孵化的技术,作者说明:“腊之日,聚蚕种,沃以牛溲,浴于川。”是说到了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蚕农就要聚集蚕种,先用牛尿将蚕种浇浸一下,然后将蚕种放在河里洗净收藏。作者在这里所说的“沃以牛溲,浴于川”,实际上是一种“浴种”技术,但“浴种”为什么要在“腊之日”施行呢?用今天的生物工程技术来解释,其作用是利用冬天的低温来选择优良蚕卵,淘汰劣种。由此可见,宋元时期扬州的养蚕业已经从“浴种”增健,发展到生理上的择优汰劣,这是我国养蚕技术的一大进步,秦观的《蚕书》则是这一技术进步的最早记载。
另外,从“化治”到“车”这几节,讲述了缫车的结构和用法,对缫车上的几个关键部件,作了特别细致的说明,这也是我国有关缫车的最早记载。文中没有说到缫车的传动方式,从秦观描述的操作人员的动作看,这架缫车是用脚踏作为动力的,这比早期的手摇缫车要先进得多。这不仅可以减轻操作者的劳动强度,还可以把一只手从摇柄中解放出来,进行理丝操作,有利于提高蚕丝的品质。
秦观缫车最富创造性、也是最奇特的装置,这便是专业人士称之为“络绞”的机构。秦观《蚕书》中讲解:“车之左端,置环绳,其前尺有五寸,当车床右足之上,连柄长寸有半,合柄为鼓,鼓生其寅,以受环绳,绳以车运,如环无端,鼓因以旋。鼓上为鱼,鱼半出鼓,其出之中,建柄半寸,上承添梯。添梯者,二尺五寸片竹也,其上揉竹为钩,以防系窍。左端以应柄,对鼓为耳,方其穿以闲添梯。故车运以牵环绳,绳簇鼓,鼓以舞鱼,鱼振添梯,故丝不过偏。”整个络绞装置就是为了使丝均匀卷绕,不至于过偏。若是没有络绞装置,生丝就会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无法均匀卷绕。有了这一装置,生丝的卷绕就能在一定范围内来回往返,自动调节,设计构思极为奇妙。
综上所述,秦观的《蚕书》在中国乃至世界蚕桑史和机械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故学术界认为,秦观《蚕书》的主要科技成就包括三个方面:一、对蚕体生理的定量描述;二、对多回簿饲养技术的系统记载;三、对缫车的改进。
关于《蚕书》的作者
《蚕书》的作者究竟是谁?有一说认为是秦观之子秦湛。另一派则根据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题解》和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认为应该是秦观。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蚕书》,历史上素有争议。焦点有二:一是《蚕书》的作者究竟是谁?二是《蚕书》中所述的养蚕技术反映的是哪个地区?
关于《蚕书》的作者,有一说认为是秦湛。秦湛,字处度,号济川,是秦观之子。此说以《宋史·艺文志》和《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代表,清人周中孚的《郑堂读书记》卷四十有这样一段论说,较为集中地表述了这一派的观点:“(《蚕书》)宋秦湛撰,旧题秦观撰,误也。《四库全书总目》附陈旉《农书》后。《书录题解》、《通考》俱误作秦少游《蚕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