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云黄莲栽培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云黄莲栽培技术.doc

云黄莲栽培技术 一、概述 云黄连又名黄连、鸡爪黄连、云连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收载的3种黄连之一,也是我国最常用的中药材和云南的地道药材,许多常用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药。其品质为全国所用黄连之冠,市场价格为全国各种黄连之首,历史上商品经销国内外,常供不应求。在中成药中,以黄连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有黄连上清丸、复方黄连素片、加味香连丸等108种。黄连用途广泛,又是出口药材之一,茎、叶及须根还可作为兽用药,其经济价值在中药材商品中占有重要位置。黄连人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本草纲目》释其名:“其根连株而色黄故名黄连”。云黄连的药效早在《滇南本草》中就记载有:“此黄连功胜川连百倍”。 云黄连根茎含小檗碱6.55%~7.24%,明显高于川黄连,是云南的一种经济价值高并较为珍贵的地道药材。据1985年全国第二次中药资源普查数据,资源蕴藏量约为1000吨,历史最高年收购量达9.9吨,主产于云南省怒江和迪庆两州。怒江种植云黄连历史悠久,早在120多年前,福贡县上帕镇施底村贾氏兄弟就从缅甸嘎门县科拉呸阿妹龙山采野生云黄连引种于福贡,由于历史等原因,一直处于半野生状况,现为云黄连的主要分布地区。云黄连在怒江州主产于福贡、贡山、泸水等县,其贮量居全国之首,占总贮量的56.5%。目前野生资源已濒临枯竭,云黄连现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科技部等八部委制定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和《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展云药产业的决定》以及“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云南)基地”建设的总体规划要求,已将“云黄连”的野生变家种研究和云黄连GAP基地建设等项目,在怒江州立项实施,这足以说明云南省政府对这一地道药材发展的重视。 二、分类及形态特征 云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根茎黄色,分支较少,密生须根。叶基生,叶柄长6—16厘米,无毛;叶片坚纸质,卯状三角形,宽达10厘米,3全裂;中央裂片具细柄,卯状菱形或长菱形,羽状深裂3~6对,深裂片再作羽状深裂,小裂片彼此的距离较稀疏,近长圆形,先端急尖,边缘具针刺状锯齿;两侧裂片斜卵形,较中央裂片短,为不等2深裂,罕为全裂,裂片常再作羽状深裂,上面沿脉被短柔毛,下面无毛。花茎l~2,与叶等长或更长;多歧聚伞花序,有花3~5朵;苞片椭圆形,深裂或羽状深裂;花萼5,黄绿色,卵形或椭圆形,长6~8毫米,宽2~3毫米;花瓣匙形或卯状匙形,长4~6毫米,宽0.8~1毫米,先端圆或钝,中部以下变成细长的爪,中央有蜜槽;雄蕊多数,外轮雄蕊较花瓣略短或近等长,花药广椭圆形,黄色;心皮8—15。瞢荚果长7~9毫米,宽3~4毫米。种子7~8粒,长椭圆形,长约2毫米,褐色。花期2~4月,果期3~6月。 三、生物学特性 云黄连为多年生宿根性森林下的小草本植物。性喜阴凉湿润,疏光;怕干旱、积水、暴晒、高温。在海拔2500~3000米,坡度为15~25度的阴坡或半阴坡的原始森林或杂木林内生长良好。 (一)对土壤的要求 云黄连对土壤的要求为:结构良好,腐殖质层深厚,表土疏松,质地为中壤,土体下部为团粒结构,通气、透水。保肥,有较轻的淋溶和积淀,粘粒聚积不很明显的山地棕色森林土。在分布区土壤的pH值为5.7,即弱酸性至中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在7%-13%,钾、氮丰富,磷较少,一般含钾15~250克/立方米,含氮120一170克/立方米。土壤中含水量经常保持在30%以上时,云黄连生长较好,若排水不良的土壤,根系发育不良,会引起死亡。 (二)对气候的要求 云黄连是一种林下药用植物,对光照强度的要求比较严格,苗期的耐光能力很弱,一般要求荫蔽度为80%~90%;随着苗龄的增长,耐光能力则逐渐增强,生长期的平均荫蔽度在60%~85%;光饱和点为全日照的20%左右,光照强度为3900勒克司。云黄连分布海拔较高,能耐低温,一般要求年平均气温为13~17℃。年平均气温≥100℃,积温3500—5300小时,最冷月平均气温5~10℃,最热月平均气温20一30℃。气温在一2—80(:时,可正常越冬;气温低于5℃,植物处于休眠状态;在一6℃时叶还能保持常绿;月平均气温为0.23℃时,花薹出土;遇一10℃以下的低温,花薹萎蔫;气温在2.2~7.5℃就开始开花;未开花的植株气温在5℃以上时,开始生新叶;100(:时新叶生长加快;25℃以上时新叶生长缓慢;32℃以上高温可抑制生长。云黄连对水分的要求较严格,既不能干旱,又不能受涝,分布区年降雨量,一般在1700~-25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高,平均空气湿度在85%左右。 据调查资料,在上述生长环境下,云黄连现已有一定差异的三个种群。一为长根茎连(傈僳语:门嘎拉),根茎粗长,叶柄也较粗长,采挖期3年,亩产达20~30千克,主要分布于巴甲朵、施底、珠明林等地,种植面积较少,是云黄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