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性善还是恶.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性善还是恶.ppt

人性:善还是恶? 综合讨论 一.人性:善还是恶? 公元前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大约2500年前,孔丘最早谈到了人性. 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相近”是善相近还是恶相近,“习相远”是善相远还是恶相远? 所以,他老人家和没说一样 性善论 性恶论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断言人性本善的是战国中期的孟轲.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 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人的社会属性: 仁义礼智信称为”伪”. 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二.人性:非善也非恶 人性,应该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 善恶,应该是指人的社会属性 马加爵天生”性”本恶么? 医生的“性”是善是恶? 假如像鲁宾逊一样飘泊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不存在人与人构成的社会,对他而言,善恶的评价便失去了意义。善恶是人相对人而言的,失去了他人作为参照物,则鲁宾逊的任何行为,既不能说是善,也不能说是恶了。 只有当某人的自私妨碍了他人的自私,才谈得上是恶;只有当某人在自私的同时又尊重或有利于他人的自私,才谈得上是善。 正视人性,才能认清过去的历史; 正视人性,才能把准现在的方向; 正视人性,才能开创未来的美景。 * * 小组成员 人性 柏拉图 亚里斯多德 孟子 荀子 苏格拉底 奥古斯丁 VS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是天赋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良能”,是人区别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说:“仁义礼智根于心”.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人之学者,其性善。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 人性向善的方法 主张 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 本恶 荀子 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性得以发扬光大 本善 孟子 我其实也是性本善的啊 我是善良的! 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私 自私是道德之本 道德的产生,其渊源就是因为人性的自私。人若无私,人性都善,还要道德何用? 人人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话,其纷争将无穷无尽,结果是每一个人都没法生存。 瞧你瘦的,就吃了我吧 瞧你说的,我就算饿死,也不会吃你的 人性本善 仁,就是将心比心,不仅只顾自己的私,也要尊重他人的私,不损人利己; 义,就是把握好自私与他私的界限,掌握好自私的度,最好利人又利己。 仁义的前提就是承认每个人的自私性和个人利益,既维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任何人侵犯,也不侵犯任何人的利益。人人如此,则天下太平矣! 当然,实践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自私是天经地义的,非善非恶,就正如树要向上长,水要向下流。 非如此,个体不能生存,群体不能繁衍。 正确的善恶观应是:损己利人是小善,利己利人是大善;损人利己是恶,损人不利己和损己不利人是大恶。 *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