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考点集合(通用版):专题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奠基发展与古代西方文明b.doc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考点集合(通用版):专题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奠基发展与古代西方文明b.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考点集合(通用版):专题一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华文明奠基发展与古代西方文明b.doc

K课后测评·知能提升 一、选择题 1. [2014·襄阳调研测试]周代的棺椁制度有着明确的规定:“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发掘研究表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椁室内置双重棺,可见记载大体上是可信的。随葬品数量也是从天子到士依次递减的。材料反映出的西周最主要的特点是(  ) A. 贵族阶层生活腐化奢侈 B. 西周社会的宗法色彩浓厚 C. 西周社会阶层等级严格 D. 西周统治集团内部等级严格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等级制度。材料反映了天子、诸侯、大夫、士在墓葬规格上有明显的等级差异,这是西周等级制度在墓葬规格方面的体现。材料不涉及贵族生活、宗法色彩、社会阶层等问题,故答案选D。 [答案] D 2. [2014·广州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它使“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并向真正意义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它”是指(  ) A. 分封制         B. 宗法制 C. 郡县制 D. 中央集权制 [解析] 本题考查分封制。由“血缘部族”“联盟制”“地域国家”可知,材料中的“它”是指分封制。故选A项。 [答案] A 3. [2014·合肥质检一]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材料中的习俗(  ) A. 起源于明朝中期 B. 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C. 受外来文化影响而产生 D. 受宗法制的影响 [解析]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清明日”“扫墓”“拜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头”等表达了祭拜者对先人的追思和悼念,这与宗法制的影响有关,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4. [2014·辽宁五校第一协作体联考]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穆叔出使晋国。晋国国君招待他,宴间,先演奏迎天子之曲《肆夏》,穆叔没反应;再演奏迎国君之曲《文王》,穆叔还是不答拜;最后演奏规格最低的《鹿鸣》,穆叔三拜表示答谢。穆叔只接受规格最低的音乐并拜谢的主要原因是(  ) A. 晋国国君颠倒了宗法制的大小宗关系 B. 晋国国君违背了分封制下鲁晋两国的等级关系 C. 演奏《鹿鸣》曲符合周礼的等级规定 D. 体现了鲁大夫穆叔的傲慢心理 [解析] 本题考查先秦时期的礼乐制度。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穆叔的身份以及音乐的等级进行辨析,穆叔的表现符合周礼的等级规定,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5. [2014·辽宁五校第一协作体联考]《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多,铁犁、铁镐、铁锄、铁镰刀等在乡村成为日常工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B. 秋七月,初税亩 C. 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D.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解析]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由“公元前6世纪”以及铁器的普及情况,可知A、B、C三项都是铁器普及对生产关系的影响,故答案为D。 [答案] D 6. [2014·北京东城区期末]“王道既微,诸侯力政,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文化背景是(  ) A. 礼崩乐坏,思想观念多元化 B. 尊黄老之学,学术环境宽松 C. 儒、释、道并存,儒学遭遇挑战 D. 拜金主义盛行,传统道德观念遭到冲击 [解析]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出现的历史背景。由“王道既微,诸侯力政”可知材料中的现象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可知该文化现象为百家争鸣。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家争鸣的文化背景是礼崩乐坏。故答案为A。 [答案] A 7. [201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一种方法。“粤岭限南天设险,秦通舟楫凿嵯峨。”该诗句所反映的水利工程的主要历史作用是(  ) A. 使关中地区成为千里沃野 B. 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 基本解除了黄河水患 D. 便于秦始皇平定岭南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开凿灵渠的意义。由“粤岭限南天设险,秦通舟楫凿嵯峨”可知,该水利工程是秦始皇为征服岭南地区而开凿的灵渠;A项为郑国渠的作用,B项为都江堰的意义,C项是关于治理黄河的影响,D项是秦始皇开凿灵渠的意义。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8. [2014·成都第一次诊断]中国古代某一时期形成了“中央→郡→县→乡→亭→里→什→伍→户”的国家管理体系。这一体系有利于(  ) ①稳定中央政府的赋税来源 ②保障政令畅通和征发兵役 ③削弱郡县长官的行政权 ④促进农民的自由流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根据“中央→郡→县→乡→亭→里→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