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考点集合(通用版):专题二 魏晋、隋唐、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b.doc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考点集合(通用版):专题二 魏晋、隋唐、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b.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走出题海】高考历史二轮专题总复习考点集合(通用版):专题二 魏晋、隋唐、宋元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b.doc

K课后测评·知能提升 一、选择题 1. [2014·南京一模]《宋书》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材料说明九品中正制(  ) A. 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 B. 选官只注重门第 C. 是世族地主垄断政权的工具 D. 促进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解析] 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由“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可知,材料认为九品中正制注重“人才优劣”,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 A 2. [2014·合肥质检一]下列对下面的唐都长安东市局部示意图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当时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B. 当时印刷业已使用活字印刷技术 C. 当时政府严格管理市场交易 D. 当时政府专设机构管理对外贸易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商业的发展。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出现于明清时期,A项错误;北宋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B项错误;唐朝时,官府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由“市署”“平准署”也可得出此结论,C项正确;D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答案] C 3. [2014·南京一模]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载:“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由此可知当时的草市(  ) ①居于交通便利之地②常遭盗贼劫掠③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④缺乏政府监管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的草市。由“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可知①正确;由“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可知②正确;③④在题干材料中无法反映,排除。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4. [2014·成都第一次诊断]下面是唐代初期的“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 据此可知当时(  ) A. 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 B. 农耕经济开始向河西走廊扩展 C. 均田制已经被迫彻底废除 D. 一些经济活动蕴含着契约意识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土地租赁制度。由“敦煌张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不能得出土地租佃在全国普遍推广,A项错误;农耕经济早在秦汉时期已经在河西走廊地区发展,B项错误;均田制被彻底废除的标志是780年唐政府推行两税法,C项错误;由“两立契书,画指为记。契两本,各执一本”可知在中国古代订立田契的活动中蕴含着契约意识,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 5. [2014·温州高三第一次适性测试]杜牧在《上李太尉论江贼书》中写道:“伏以江淮赋税,国用根本。今有大患,是劫江贼耳……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中可以获悉当时江淮地区(  ) ①“草市”的税收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②商人经常面临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 ③“草市”已经不受官吏直接管辖,治安极差 ④“草市”的地位比较重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唐代商业发展的情况。结合“江贼”推理出②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国家对“草市”的管理程度,③错误;由“富室大户,多居其间”可知④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草市”的税收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故①错误。答案为B。 [答案] B 6. [2014·浙江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英国学者韦尔斯在他的《世界简史》中写道:“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的。”据此判断该历史时期大概是(  ) A. 春秋战国时期 B. 汉唐时期 C. 明清时期 D. 鸦片战争后的近代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汉唐两代思想文化的特点。“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反映了此时西方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排除A、D;明清时期中国并不开放,排除C。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 B 7. [2014·陕西质检一]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了(  ) A. 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 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 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中央集权制度。材料反映了宋代相权被一分为三,这实际上削弱了相权而加强了皇权,反映了皇权对相权的制约,符合题意的是C项;A项错误,与材料信息不符合;B项错误,这是明清时期皇权专制的特征;D项与材料主题不符。 [答案] C 8. [2014·北京东城区期末]两宋时期共有正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臣659人。该时期的做法的目的是(  ) A. 重视文臣 B. 防止武将危及皇权 C. 解决武将擅权的弊端 D. 缓解“冗兵”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宋朝专制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