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给定资料 材料一 我国海洋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少,渤海是我国最大内海,对东北经济非常重要。例:渤海旁渔民原来能捕捉大量鱼虾,现在不出海。 材料二 国务院制定纲要。胡锦涛讲话,半岛蓝色经济区,依托海洋能源、电力一起发展。辽宁是黄河入海口,对拉动黄河流域经济有重要作用,河北已经列为战略。 材料三 日本小地方,填海,海洋生物死亡,又花钱造海本质分析。 材料四 荷兰围海造田与退湖还田异曲同工 材料五 海岛建设二、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考试内容及解答 (一)、 1. “资料1”提到权威部门指出,如果再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变成“死海”。这里“死海”什么意思? (10分 不超过100字) 【李祖华解答】此题是名词解释类题型(07国考出现过).解答思路:第一,找到名词在资料中的位置。第二,根据主题内容及给定资料进行解释。第三,论述该名词与主题现象的关系。“死海”是海洋污染的表现,直接影响海洋可持续发展。“死海”的表现为海洋自然生态受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或毁灭,海水严重受到污染,海水的质量下降,海洋为人类提供生存的来源将成为历史。(祖华教育独家发表,转载请注明作者) 2. 结合给定资料中的具体事例,谈谈你对“海洋的污染将会没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10分 不超过150字) 【李祖华解答】此题是短句子类题型(08国考出现过).解答思路:第一,找到名词在资料中的位置。第二,根据主题内容及给定资料进行解释。第三,论述该名词与主题现象的关系。 该句子表达的是海洋污染的后果及危害。后果一鱼类减少。海洋污染加重,赤潮频发,多年来的高强度捕捞,带来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广东近海渔场资源不断衰退。后果二物种濒危。为了发展经济,附近海域无法避免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不少海洋珍惜资源也面临绝种的危险。湛江沿岸原来广泛分布的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海底草场等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的破坏较为严重,附近海域主要分布的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70种以上,绝大多数已经处于濒危状态,例如大家最为熟悉的白海豚。而历史上有名的大黄鱼、对虾、乌贼、枪乌贼、马面、马鲛、马鲅、二长刺鲷、蓝圆、海鲶等渔业资源产卵场、洄游场、索饵场以及鱼汛已经基本消失或者已不成汛。后果三 渔汛消失。由于水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几乎所有的鱼、虾、蟹、贝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即“三场一通道”)被不同程度地破坏,其中近乎80%大面积萎缩,一些甚至已经消失,华南沿岸传统的甲子、万山、汕尾、清澜、昌化、北部湾六大渔汛在90年代就不复存在。后果四赤潮频繁发生。据统计,自1998年以来,广东省海域发生的赤潮事件59宗,主要分布在珠江口、大鹏湾、大亚湾和柘林湾海域。(祖华教育独家发表,转载请注明作者)
(二)、谈谈你从下面一段文字中得到哪些启示? (20分 不超过300字) 荷兰的“围海造田”与我国的“围湖造田”有着相似的初衷,而“退耕还海”与“退耕还湖”都反映了人类可贵的自省;还应注意到,荷兰人的“退耕还海”虽然只涉及了平方公里的海域,但留给人们的思考却是很宝贵的。 【李祖华解答】此题是启示类题型(08国考出现过).解答思路:第一,资料给定的作法好的方面;第二,资料给定的作法不好的方面;第三,好的作法对主题现象的启发与借鉴;第四,不好的作法对主题现象应吸取的教训与注意的问题。尽管我国的自然、经济等条件与荷兰有很大差别,但是荷兰的经验反映了生态恢复的某些一般规律,值得我们借鉴。 第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自然演替规律 近年来我国的生态建设开始起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更令人瞩目。西部大开发的生态建设的任务,主要是消除或降低那些引起生态系统退化的干扰因素,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自我修复功能,辅助以人工措施,实现生态建设的目标。近年来推行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是西部地区生态恢复的重大举措,为生态系统的自然演替创造了条件。据报道,一些退耕和休牧的退化土地,在封育后经过3~5年,灌草植被已经恢复到60%。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认识,还存在着某种误区,认为生态建设就是要搞工程,由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脱离当地自然条件重新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其实,生态工程和其他各类工程一样,不但要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也要进行经济合理性论证,力争以较小的经济投入换取较大的生态效益。实践证明,较为经济有效的技术路线,就是排除对现有生态系统的干扰破坏,充分利用生态系统自我恢复功能,必要时适当辅之以人工措施,达到恢复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相对健康的生态系统的目的。 第二,生态自我修复需要较长时间 上述荷兰围垦区湿地生态重建工程需要15—20年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