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料瓶安全不容忽视 期待未来的绿色容器.doc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家庭用喝完的矿泉水瓶做放酱油,米醋等等。殊不知这样长期反复使用,对人的身体健康是有重大影响的。近年来,饮料工业发展迅猛,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蔬菜汁饮料、含乳饮料、瓶装饮用水、茶饮料等品种不断丰富,用完的饮料瓶市民往往废物再利用一把。
街头采访:
“我每次用饮料瓶装饮用水,让我女儿拿到学校去喝,我去上班,有时候也用喝过的饮料瓶洗干净装开水,记得有一次,因为开水太烫,瓶子都烫歪了。”住在双梅小区的胡女士告诉笔者。胡女士还连连说,好多市民都是拿喝过的饮料瓶与矿泉水瓶来装家里的一些调味品,如酱油、醋等。她家里也是用喝过的饮料瓶装酱油、麻油。
笔者走访了柯桥百舸农贸市场,发现熟食摊和油炸食物摊,也都用饮料瓶装醋、酱油、芝麻油等。油炸摊的摊主卞阿姨告诉笔者,她是安徽人,住在百舸农贸市场附近,在她的出租房中,放着的也是用喝过的饮料瓶装香油、酱油等。当笔者问卞阿姨,是否知道矿泉水瓶和饮料瓶大部分不能重复使用,瓶底有标识时,卞阿姨摇头表示不知道。
早前,网上有一篇关于“矿泉水瓶循环使用致癌”的文章在各大论坛、健康专栏等流传。该文称,“阿联酋迪拜一名12岁的女童,因为连续16个月使用同一个矿泉水瓶,最后得了癌症”。该文还声称,一般矿泉水瓶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塑料制成,“瓶子用一次是安全的,如果重复使用,就有致癌危险。”
对此,专家表示,合格的饮料瓶、矿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级的塑料做成,即PET瓶。这些食品级的PET瓶不能耐高温,需在低温使用,一般在70摄氏度以下使用是安全的。此外,这些塑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的;国家规定企业不能回收,重复灌装使用。那么,标示着“可回收”标志的塑料瓶,是否可以在家里反复利用呢?怎么样的使用方法是正确的呢?对此,记者采访了宁波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石化分中心有关负责人。对于当前常见的饮料瓶再利用,专家表示,以1号PET材料为主的饮料瓶在设计过程中是一次性使用的,如果要再利用,可适当装上凉水,但不宜装热水,更不宜装酱油、醋等调料以及腌制食物此外,同一个瓶子的重复使用时间不要太长,以三、四天为宜,这样也可避免细菌生长。对于其他材质的塑料瓶,如果标有三角形标记,它本身就属于可回收产品,使用后可将其投放至可回收的垃圾筒内。
这些方便实用的塑料瓶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很少有市民知道,塑料瓶底下标着关于回收的小秘密——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该标志是由三个箭头组成的三角形,代表“可回收再生利用”;内标1至5不同的数字,是指生产饮料瓶的主要材质,每种材质的塑料瓶对再利用都有特殊的要求。有些材质的塑料瓶如果使用时间过长,可能会释放出致癌物质。笔者在市区几大超市以及象山的几家较大超市随机访问了三十名消费者,几乎没有人知道饮料瓶底下还有可回收标志,更别说其字母所标志的含义了。
而超市的营业员、促销员,也基本不知道这些标志的含义。绝大多数超市的营业员对此表示不清楚,仅有少数知道有可回收标志,但几乎没有人能回答出具体标示的含义
常见的塑料瓶总共有7种:
“0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都是用这种材质做成的。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并且这种塑料制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对人体具有毒性。因此,饮料瓶等用完了就丢掉,不要再用来作为水杯,或者用来做储物容器盛装其他物品。
“02”———HDPE(高密度聚乙烯)承装清洁用品、沐浴产品的塑料容器、目前超市和商场中使用的塑料袋多是此种材质制成,可耐110℃高温,标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来盛装食品。
可在小心清洁后重复使用,但这些容器通常不好清洗,残留原有的清洁用品,变成细菌的温床,清洁不彻底,最好不要循环使用。
“03”———PVC(聚氯乙烯)这种材质的塑料制品易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过程中没有被完全聚合的单分子氯乙烯,二是增塑剂中的有害物。这两种物质在遇到高温和油脂时容易释出,有毒物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容易致癌。目前,这种材料的容器已经比较少用于包装食品。如果在使用,千万不要让它受热。
“04”———LDPE(低密度聚乙烯)保鲜膜、塑料膜等都是这种材质。耐热性不强,通常,合格的PE保鲜膜在温度超过110℃时会出现热熔现象,会留下一些人体无法分解的塑料制剂。并且,用保鲜膜包裹食物加热,食物中的油脂很容易将保鲜膜中的有害物质溶解出来。因此,食物入微波炉,先要取下包裹着的保鲜膜。
“05”———PP(聚丙烯)微波炉餐盒采用这种材质制成,耐130℃高温,透明度差,这是唯一可以放进微波炉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洁后可重复使用。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