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寄至味于淡泊--兼论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艺术境界与影响.pdfVIP

寄至味于淡泊--兼论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艺术境界与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0卷第4期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No.4V01.10 JournaIof VocationaIInstitutes 2008年7月 Tianjin Jul.2()08 寄至味于淡泊 ——兼论陶渊明《饮酒》(其五)的艺术境界和影响 邢泽静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市300221) 摘要: 陶渊明是中国晋代杰出的诗人。 他的《饮酒》组诗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从意境的营造到对精神世 界的表现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陶渊明;意境;意象;归隐;淡泊 中图分类号:122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82x【2008)04~0087一03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脍炙人口的诗句仿佛已经成了陶渊明的代名词。而每当人们想起这位东晋伟大 的诗人,眼前也总会浮现他笔下由村墟烟火、倦鸟飞还等意象构成的清幽雅致风光。那美丽的景致中蕴涵了诗人对 于自然的衷爱和对心灵家园的探索与追求。陶渊明的诗歌以及他的人格力量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我国第一 位田园诗人。对他的评价还有隐逸诗人,靖节先生。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他出身于一个官僚 家庭,曾祖陶侃做过大司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外祖盂嘉做过征西大将军。到了他的时 代,家境已经衰落,一生过着穷困的生活。陶渊明处在一个晋、宋易代的时期,政治的黑暗,阶级斗争的尖锐,民族矛盾 的激化,都深深地影响着他。青年时期怀有大志,但是后来和黑暗现实一接触,便使这种思想发生了变化。中年时期 为饥寒所迫,曾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时期完全过着躬耕的生活。陶渊明的作品,现存的有诗歌一百二十多首,散文六 篇,辞赋两篇。他的田园诗风格平淡、自然,语言简洁、含蓄,浑厚而富有意境,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独具特色。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20首以“醉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 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 困顿中的牢骚不平。其中艺术特色最为突出的当属第五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该诗约写于诗人归隐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417年。面对篡权和动乱的年代,以及不合理的社会秩序,还有当时 虚伪污浊的官场,亦仕亦隐的陶渊明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坚定了终身隐逸的意志。自然真淳的田园生活使他冷静、 和平,几近静穆,能够在超越世俗尘嚣的更高境界寻求心灵的自由和净化,在感受大自然群动群息的过程中领悟自 然,适应天性。 本诗表现的正是诗人“复得返自然”之后那种恬淡超然,与万化冥合为一的真趣。 一、以情体物。融兴寄于自然美 做为情感语言的最高体现形式,诗歌在内容上的含蓄和凝练应归因于其意象的象征性。本诗中出现了“菊”、“南 收稿日期:2008一叭一10 作者简介:邢泽静(1973一),女,天津市人,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文学学士,主要从事人文课程的教 学与研究工作。 ● ·87· 山”、“山气”和“飞鸟”等意象,而这些绝不是诗人在简单地描述居所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反,却是诗人经过精心筛选后 确定的最能引起自身思想共鸣,体现内心情感的景物。 菊花历来被盛赞为花中君子。当秋风乍起,群芳凋残的时候,唯有它在秋阳下尽展风姿。其孤傲脱俗,高标独立 的花品与诗人抗心尘表、蔑视世俗的人品相契合,因此深得诗人偏爱。陶渊明在《饮酒》之七也写到:“秋菊有佳色,霜 露堕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早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