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陶氏家族传统的建构和传承+从陶渊明《命子》诗谈起.pdfVIP

陶氏家族传统的建构和传承+从陶渊明《命子》诗谈起.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社会科学 2001年第10期 S()cialSciences 文学研究 Jian黟i 陶氏家族传统的建构与传承 ——从陶渊明《命子》诗谈起 ●杨合林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摘要】文章认为建构和传承陶氏家庭传统是陶渊明思想、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他的家庭传 统观念对他的价值选择和人生归依有重要之影响。《命子》诗较为集中地体现了陶渊明所建构的家庭 文化传统。 f关键词】家族传统;建构;命子 f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 陶渊明生活在门阀政治时代。其时,家族的地位以及家族与个人之间的关系都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在 《命子》诗中,陶渊明以诗歌的形式为陶氏家族建立了一份“家谱”,也建构了这个家族特有的传统。分析《命子》 诗的谱系、传统及作者的心态,或可为了解陶渊明及其创作提供一新的视角。 追叙历史和传统,古已有之。《诗经》所载周民族史诗,《史记》之“上记轩辕,下至于兹”,皆是。所叙或是一 个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或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在诗中叙说自己的家世也早有先例。《离骚》就是从 “帝高阳之苗裔”说起。汉有韦孟之《讽谏》、韦玄成之《自劾》,皆作四言,述祖德,对陶渊明之《命子》当有直接启 发。但《命子》诗的创作与上述情况皆有不同。首先,在门阀政治时代,家谱以及与家谱相关的出身对每一个体 的生活影响至大;其次,陶渊明对陶家在门阀政治时代的境遇感受甚深,他一生的遭际及立身行事与此极有 联。也就是说,诗里有时代特定的政治文化烙印以及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按照《命子》诗的说法,陶氏谱系是从尧舜时代开始的。诗—开头即说:“悠悠我祖,爱自陶唐。”111尧即陶唐 氏,儒家宗奉的传说中的圣君。然后述及尧之子虞宾,夏之御龙,憾豕伟,周之陶叔。接下来说:“纷纷战国,漠 漠衰周。凤隐于林,幽人在丘。”春秋战国时代,陶氏人物不显,是因为他们体“道”而行,世积乱离就不复出现, 做了山林中的凤凰、丘壑中的幽人。正所谓“邦有道则隐,邦无道则卷而怀之”【2l。到秦汉之际,乱世即将结束,才 有陶舍应时而起。陶舍有子陶青,位至丞相,近承父业,远绍陶叔以至陶唐。以上是家谱的前半部分。这里有两 点值得注意:一是陶氏家族源远流长。从传说的尧舜时代开始,而且尧就是陶氏始祖;二是陶氏家族人物之 一 “显”与“晦”皆是依“道”(原则)而行。 上述人物都可算是陶氏远祖,但与作者关系如何,陶渊明自己也无法说清。这就进入了“谱系”的下半—— “实”的部分。但如何从“修谱”的角度交代清楚前后之关系呢?他说:“浑浑长源,郁郁洪柯。群川载导,众条载 罗。”千条江河发源于此,万条枝叶由根派生。也就是说,大凡陶氏后人都有权上溯自己的出身至上述人物,作 者这一支也不例外。不以“正宗”、“嫡传”自居,这正是陶渊明老实的地方。“虚”的部分既能说明,“实”的部分自 然可信。 从陶青以后,陶氏子孙不显。是什么原因?作者说:“时有语默,运因隆窳。”这几句话也值得注意。《易·系 【收稿日期1200l一06—08 为吉首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古代文学、文论。 万方数据 33 污。作者这样说看似讳饰或搪塞之词,实则照应上文之“凤隐于林,幽人在丘”。从家族传统的建构着眼,有深意 寄寓其中。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陶侃在东晋建国的过程中,勋绩卓著,几可与王导相比伦。史言:“陶士行拥三州之 旅,郢外以安;王弘茂为分陕之计,江东可立。”151由于陶侃在历史上建立的赫赫功业世所共知,史籍载录綦详, 所以陶渊明将笔墨主要用来彰显陶侃之德。“功遂辞归,临宠不忒。孰谓斯心,而近可得。”伴随陶侃的发迹,陶 氏家族——陶渊明所属的一支由此大盛。但很快又因陶侃死后的屡遭摧抑而衰落。北来士族催抑陶氏的手段 有多种(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