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全高速公路B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制依据及原则 一、 编制依据 本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赣州市寻乌县至全南高速公路安远境内B2合同段。本标段工程位安远县境内,起点桩号为K42+350,终点桩号为K47+100,路线全长4.75km。编制依据: 1、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至全南高速公路安远境内B2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2011 《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G F60—2009 《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 JTG/T B05-2004 《公路勘测规范》 JTG C10—2007 《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地下工程防排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 GB50086-200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等现行公路设计、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国家颁发的相关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以及国家、地方有关施工安全、社会治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资源使用与管理、自然环境资源和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2、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项目的地质等资料; 3、项目所在地实地勘查和咨询收集取得的相关资料; 4、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等要求; 5、江西省寻乌至全南高速公路B2合同段招标文件。 6、施工合同中相关要求。 二、 编制原则 遵循招标文件条款的原则。积极响应招标文件的各项条款及要求。 安全第一、质量至上原则。精心组织施工,合理安排工期。坚持技术先进、方案优化、重信誉守合同、施工组织科学合理、按期优质安全高效、不留后患。 坚持按项目法管理的原则。通过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协作,综合运用人员、机械、物资、资金和信息,实现质量和造价在保证安全和工期前提下的最佳组合。 重视生态环境,在施工期间及竣工通车后保证不发生水土流失,保证不破坏环境。贯彻执行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方针政策,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 坚持用工制度的动态管理。根据工作的需要,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按照GTISO9001(2000版)的要求编制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按照投标文件对安全、质量目标的承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有效的实施。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做到总体部署和分项工程相结合、重点工程和一般工程相结合、高新技术与既有技术相结合,使施组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 第二章 工程概况 一、工程项目概况及主要枝术指标 1、工程项目概况 江西寻全高速公路B2标(寻乌至全南安远境内),起点K42+350位于安远县高云山(一)隧道内,终点K47+100位于高云山乡上濂村大面岭附近山头,全长4.75公里。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高云山一隧道(左线长2365.669米,右线长2325米)左线出口端为削竹式,右线出口端为端墙式;高云山二隧道(左线长825米,右线长948米)进口端为端墙式,出口端为削竹式;高云山三隧道(左线长547米,右线长505米)进口端为削竹式,出口端为削竹式。 大面岭高架桥(左线长369米,右线长329米)上部构造为: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下部构造柱墩、薄壁墩、柱台、桩基础:采用预应力砼(后张)小箱梁;先简支后连续。下部结构型式:桥墩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桩基础。 路基工程:分离式路基:单幅宽10.75米,断面布置为:0.5米(土路肩)+0.75米(硬路肩)+2×3.75米(行车道)+1.5米(硬路肩)+0.5(土路肩) 2、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设计车速:80km/h。 整体路基宽度: 21.5m,双向四车道。分离式路基11.25米,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 路面结构形式: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 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涵洞及路基1/100。 隧道:全寿命安全。 二、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与地质 B2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42+350~~K47+100。K42+350~~K45+670段位变质岩剥蚀低山,山峦起伏,路线带内最大标高约700米、最低标高约450米,山势陡峻,山坡多见基岩出露,山体植被发育,多为灌木杂树,自然边坡稳定,该段主要采用隧道穿越。K45+670之后为花岗岩剥蚀丘陵区,断续发育有谷盆地和沟谷地,地形起伏较大,路线带内醉倒标高约550米、最低标高约330米,相对比搞20-150米,山体多呈垄状,上覆较厚的全风化花岗岩,山势上缓下陡,植被发育,地表多栽种有脐橙树,自然边坡稳定性较差。谷盆地宽缓,沟谷地狭长。 2、水文、气象 路线地处华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