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十课.ppt
(一)辩证否定 1、辩证否定的内涵 2、辩证否定的特点: 成功体验 明代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一段话说明了 A.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 B.否定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C.只要否定,就能发展?????????????????? D.怀疑精神就是创新精神 如果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否定一切,结果将是什么? 肯定一切是错误的,因为它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定了事物的发展。 肯定一切是形而上学的一种表现。它否认事物内部有否定的方面,认为某物就是某物,不可能变成他物,这就否认了事物的质变,抹杀了新旧事物之间的界限,从根本上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上,它对待旧事物的态度是不加批判的全部保留,只要继承,不要批判。 否定一切也是错误的,因为它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实际上也是否认了事物的发展。 否定一切是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另一种表现。它对待旧事物的态度是全盘否定,统统抛弃,认为新事物是绝对的新,它既不能在旧事物的基础上成长起来,也不会有旧事物的一点痕迹。这样,就割断了新旧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使事物的发展失去了基础和条件。实际上也否认了事物的发展,在实践上,这种否定一切的错误表现就是只要克服,不要保留,只要批判,不要继承。认为否定就是对事物的绝对消灭。 (一)辩证否定 3、辩证否定的实质: 如何理解? (一)辩证否定 4、辩证否定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或意义): 2.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辩证否定观的是 A.“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高考真题 (2009江苏卷32)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 A.辩证的否定是“扬弃” B.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D.辩证的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高考真题 (2009天津卷6)人民公园是天津市仅存的清代私家园林。该公园改造方案曾计划拆除砖砌围墙,引起社会各界热议,市民纷纷建言献策,网友踊跃发帖讨论。有关部门认真听取 意见,汲取合理建议,决定遵循中式园林习制,不拆围墙,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塑昔日江南园林景观。人民公园改造方案的制定过程是 A.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D.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009宁夏卷)科学难题征集活动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育青少年科技创新意识,引导他们 ①超越已有书本知识,否定科学理论权威 ②拓展自由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③关注当代科学现状,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 ④培育科学问题意识,发现科学发展的突破点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一)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其方法论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原因: ①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说来,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②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③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2、基本内涵 ①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存在着否定; ②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高考真题 (2009福建卷39)我国应对两次金融危机的措施对照表 (4)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高考真题 (4)请根据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分析我国当前采取有别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措施的理由。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角度) (1)创新对科技的意义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每一进步都是通过创新实现的。 (2)科技创新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①创新更新了生产工具。 ②创新更新了生产技术。 ③创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 ④开辟出更广阔的劳动对象 【解析】创新是“扬弃”,是既否定又肯定,故①错误,?②正确;从材料看,中国通过创新,取得了技术成果和生产力发展,而未涉及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故③正确,④不符合题意。 (2010浙江卷)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统计全套课件.pptx VIP
- 台球厅消防安全应急预案.docx VIP
- 海外代理协议合同协议.docx VIP
- 初中教科研课题:《初中语文预习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工作报告.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简述10KV 高压配电柜安装.doc VIP
- GB50148-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pdf VIP
- 2025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招聘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RB∕T 174-2021 司法鉴定法庭科学机构能力专业要求.pdf
- CP-717安装指南.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