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师12秋比较下的外国文学复习.doc
福师12秋《比较视野下的外国文学》辅导课件知识点和例题整理
第一讲
知识点1:古希腊文学p7
不同民族对世界、人、事物的理解不同,表现出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神为所欲为,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可以与人通婚,参与到人的世俗生活。
古希腊文明的出发点是人,这里的人是指个体的人,从个体的角度去看到人事物,因此古希腊文学也是以人为出发点。人必须自己去探索自然的规律,比如希腊逻辑学,认为宇宙自然规律按逻辑关系存在。人是自然界的中心,是万物的尺度,人可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因此希腊文学关注人这个独立个体怎样认识自然,歌颂人在于自然斗争中表现出的个人英雄主义,对人持欣赏的态度。这种意识贯彻希腊的各种艺术形式。
“人要认识你自己”
例如:《俄狄浦斯王》
希腊文学后期出现很多哲学家,如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他们对希腊这种很感性,注重人个体欲望的思想进行反思。
知识点2:古罗马文学
可惜的是,罗马帝国继承希腊文学时,继承了感性,重视人的部分,却忽视了理性的反思。
罗马帝国建议了庞大的横跨欧亚非三洲帝国,后期的罗马统治阶级很腐败,失去了战斗能力。公元496年,外族(哥特人、斯拉夫人、北非人等)入侵罗马帝国,罗马帝国轰然倒下。罗马帝国的灭亡给西方人敲响了警钟,如此庞大的帝国却不堪一击?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知识点3:中世纪文学
——基督教。它宣言一种节制、克制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这与希腊人传承下来的传统有互补作用。基督教文化进入西方文学,随着统治阶级发展和基督教徒的努力,基督教徒的生活方式与西方人的生活方式逐渐融合起来。基督教认为,人在上帝面前时非常卑微的。人是上帝创造的,从亚当夏娃开始就犯下了原罪,所以人生来就有罪,跟人的欲望有关的骄傲、嫉妒、贪吃、贪睡、贪财、好色等,都是罪。基督教把人的骄傲、自我意识都克制在很有限的范围内。
古希腊时代,人高高在上,到了中世纪,人却是卑微的,这两种极端的对人不同的界定,很奇怪地并存于西方文学中。东罗马灭亡后,古希腊文化遗产又重新回到西方,新航路开辟、美洲新大陆的发现、十字军东征后东西文化交流、以及中国四大发明传到西方等,这一切都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使曾经被压抑的古希腊文化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让世人重新认识到人并非是渺小的,人曾经像巨人一样。到底人像巨人一样,还是人是卑微渺小的?这两种文化的交织和重新融合,开辟了近代文学中既有古希腊文化思想价值,又有基督教文化思想价值的构成。文艺复习时期,“两希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融合构成了现代西方新的文化价值的核心,即18世纪启蒙思想家提出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这里的自由来自于古希腊文化,平等、博爱来自于基督教文化。这就构成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新兴资产阶级既发扬光大古希腊文化,同时又把基督教文化观念中的仁爱精神当成资产阶级最高的理性境界,这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人道理想,又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文学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我们在学习本课程时要有以下意识:一方面,希腊人以人为本,认为人的欲望是值得肯定的;另一方面,基督教文化则认为人的欲望都隐含魔鬼的诱惑。整个现代西方文化都是在这两种文化的中间地带徘徊,西方文学也是在这两种文化的张力中徘徊。
例如:
但丁的《神曲》:但丁是中世纪的神学家,他是基督徒,对基督教文化有研究,但同时他又对古希腊文化有研究。《神曲》的整个构思是宗教的,认为现实世界是很黑暗的,人活着这个世界必须修炼,不断完善自己,最终人才能到达天堂。《神曲》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形象地描绘出来,这是但丁对中世纪文学的贡献,《神曲》是对中世纪文学的终结。
同时,但丁又是新时达文学的代表,表现出新时代的曙光。他生活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萌芽,他倡导人除了有宗教信仰,还要有理性和知识,有了知识和理性才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罪恶。但丁已对宗教注入了新的东西,这是后来宗教改革的方向。他对个人的爱情、国家的统一等都有所表现,这些都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发展的趋势。
但丁是处于新旧交替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包含了两重性,既有中世纪旧的东西,又表现了新时代文学的曙光,他的艺术创作方法既采用中世纪的梦幻、预言、宗教的构思等,同时也有他自己新的表现手法,这是人文主义作家所推崇的手法。
薄伽丘的《十日谈》:主题反教会的禁欲主义,肯定人追求爱情、自然欲望的满足。作者通过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描绘生活中的气息都是用来表现自己对教会禁欲主义的针锋相对。或许你会认为如此平常的一件事情,作者为什么要写进作品中?这正好说明了教会对人生活的禁锢已经到了每一个生活细节。薄伽丘通过《十日谈》的描写反教会的禁欲主义和反宗教的迷信,为了达到效果,甚至写的有些过,比如偷情、放纵,作者都不加以批判,他是用另一种极端来反对禁欲主义。
薄伽丘的批判矛头是对准教会的高层人士,认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