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七下)(精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七下)(精品).doc

中国古代史(七下)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581-618) 一、隋朝的统一 1、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文帝“开皇之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崇尚节俭,注重吏治。统一安定,经济繁荣,人民负担较轻。 二、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605年起修) 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概况(自北向南):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3、开通的作用: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三、隋的灭亡: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相关材料: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运漕商旅,往来不绝。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 1、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 ① 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② 崇尚节俭; ③ 合并州县,整顿吏治;④ 任贤纳谏: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房谋杜断”);谏臣:魏征。 3、效果: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三、女皇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1、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2、政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相关材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开元是唐玄宗前期的年号) ①任用贤才(姚崇);②重视地方吏治;③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得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分类 盛世经济的繁荣的表现 农业 水利 共修建了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 技术 育秧移植栽培水稻 新品种 蔬菜有许多新品种,从西域传入。 作物种植 江南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茶叶在江南农业中占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 新工具 曲辕犁P13,筒车P14。 手工 丝织业 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 陶瓷业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世界工艺的珍品——唐三彩 商业 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成都。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城内有坊市之分(坊,居住区;市,贸易区)。 4、“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相关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科举制:隋创立,唐完善。1、含义: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诞生: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3、完善:唐朝科举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4、发展: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5、结束:清朝末年。1905年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 6、作用: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相关材料:“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足尽白头。”“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唐与吐蕃的交往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 2、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间的友好关系。 3、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称唐蕃已“和同为一家”,唐蕃关系更加密切。 相关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1、遣唐使 (1)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很多遣唐使来唐朝学习文化,两国进行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