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语文-单元检测卷五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VIP

【创新设计】高中语文-单元检测卷五试题- 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元检测卷五 (时间:120分钟 分数:120分)一、基础知识(16分,每小题4分) 1.下面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 B.丰稿而优游之,所以养其力 C.视其握,则蹇仄而不直 D.故士常畜其怒,怀其欲而不尽 解析 B项稿—犒;C项直—植;D项畜—蓄。 答案 A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责人也详(详细)   怠者不能修(进修) B.小挫益厉(发奋自厉) 故虽并天下(兼并) C.能以兵尝敌(试探) 彼将强与吾角(勉强) D.则拳蹙而不遂(弯曲,皱缩) 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超过) 解析 强:偏偏,偏要。 答案 C 3.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虽然,为是者有本有源 B.多才与艺人也 C.至于李唐,不可遍举 D.一静可以制百动 解析 “可以”意义同现代汉语。A、B、C三项是古今异义词。 答案 D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此用长短之术也 A.尺箠当猛虎 B.详,故人难于为善 C.则谗谀者自远矣 D.内以欺于心 解析 B项与例句均为形容词作名词。A、D两项为名词作状语;C项为形容词用作动词。 答案 B 5.下面各项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闻古之人有舜者                     A.得吾说而存之 B.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 C.有之而不用 D.辍耕之垄上 解析 B项助词,的。A项代词,它;C项代词,它;D项动词,到、往。 答案 B 6.下面的句子,不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  ) A.不责人以细过 B.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C.马踶不已,坠于地,伤焉 D.争道长乐坂 解析 A、B、D均属状语后置句。A项,不细过责人。B项泰山于前崩而色不变。D项(于)长乐坡下争道。 答案 C 二、阅读理解(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盖勋字元固,敦煌广至人也。初举孝廉,为汉阳长史。时武威太守倚恃权势,恣行贪横,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畏惧贵戚,欲杀正和以免其负,乃访之于勋。勋素与正和有仇,或劝勋可因此报隙。勋曰:“不可。谋事杀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乃谏鹄曰:“夫绁食鹰鸢欲其鸷,鸷而烹之,将何用哉?”鹄从其言。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勋不见,曰:“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后去官,征拜讨虏校尉。灵帝召见,问:“天下何苦而反叛如此?”勋曰:“幸臣子弟扰之。”时宦官上军校尉蹇硕在坐,帝顾问硕,硕惧,不知所对,而以此恨勋。帝又谓勋曰:“吾已陈师于平乐观,多出中藏财物以饵士,何如?”勋曰:“臣闻‘先王耀德不观兵’。今寇在远而设近陈,不足昭果毅,只黩武耳。”帝曰:“善。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勋时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勋谓虞、绍曰:“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壅蔽于左右耳。若共并力诛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兴汉室,功遂身退,岂不快乎?”虞、绍亦素有谋,因相连结,未及发,而司隶校尉张温举勋为京兆尹。帝方欲接勋,而蹇硕等心惮之,并劝从温奏,遂拜京兆尹。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 案:涉及法律的事件、案件 B.欲杀正和以免其负 负:所负的责任 C.不足昭果毅,只黩武耳 黩:轻率,轻举妄动 D.佐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 典:执掌,统领 解析 A项,案:动词,考察追究,查办。 答案 A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B. C. D. 解析 C项前一个“之”是代词,后一个“之”是助词。A项中“以”都解释为“因为”。B项中“于”都表示被动。D项中“为”都是“作为”的意思。 答案 C 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部从侧面表现盖勋仗义执言、品德高尚的一组是(  )(3分) 乘人之危,非仁也 正和喜于得免,而诣勋求谢 或劝勋可因此报隙 硕惧,不知所对,而以此恨勋 恨见君晚,群臣初无是言也 怨之如初                    A. B. C. D. 解析 句不是从侧面体现仗义执言,而是从正面表现;句是别人劝盖勋报仇的话;句说他仍恨苏正和,与题干要求无关。 答案 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盖勋以用鹰鸢捕到猎物后竟烹杀鹰鸢为喻,劝说梁鹄不应杀敢于与贵戚相抗的苏正和。 B.对宠臣蒙蔽皇上,盖勋深为恨之,因而他不怕得罪宠臣蹇硕等人,并立志要诛除这些宠臣。 C.盖勋不畏强暴,敢于直言的精神,深得汉灵帝赏识,使灵帝发出相见恨晚的感慨。 D.盖勋的品行,不仅志同道合的人赞赏,就连深恨他的人也佩服,劝灵帝批准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oai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