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九大旅游区旅游资源差异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九大旅游区旅游资源差异分析.doc

中国九大旅游区旅游资源差异分析 栗惠英 贺媛媛 摘要:区域差异是世界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特征,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是旅游地吸引力的核心所在,也是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的基本依据。分析区域差异对于旅游业区域腾飞和区域合作的发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选取一种旅游区划标准,分析旅游资源的区域差异,旨在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为整个中国旅游业的腾飞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旅游资源;区域差异;旅游区划 引言:中国地大物博、区域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状况在旅游产业中也表现为旅游产业的区间差异。在此,根据国内普遍采用的九大旅游带的旅游区划方案[1](见图1),①京华古今风貌旅游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②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区(包括吉林、辽宁、黑龙江),③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区(包括新疆、内蒙、甘肃、宁夏),④华夏文明仿古旅游区(包括陕西、山西、河南、山东),⑤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⑥荆楚文化湖山景观旅游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⑦吴越文化江南故乡风光旅游区(包括江苏、安徽、上海、浙江),⑧岭南文化热带-亚热带旅游区(包括广东、福建、海南),⑨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区(包括青海和西藏),从旅游资源特色、旅游发展水平、旅游产业结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旅游区内部差异等角度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分区差异予以分析。 图1 中国九大旅游区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形成了丰的旅游资源, 白山黑水北国风光旅游区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①②③④⑤ ②14处 ③15处 ④46处 47.88 (贫乏) 位于我国东北部,分布于高纬度地带; 以大兴安岭-长白山为骨架的带状。 种类较齐全 数量不多 区内差异明显 配合较协调 292 丝路寻踪民族风情旅游区 新疆 内蒙 甘肃 宁夏 ①③⑤⑧ ①1处 ②22处 ③9处 ④97处 50.28 (一般) 地处我国西北边疆,多分布于高原盆地区域; 呈带状分布。 种类较齐全 数量不多 区内差异不明显 配合不协调 296 华夏文明仿古旅游区 陕西、山西、河南、山东 ①⑤⑧⑥ ①3处 ②28处 ③21处 ④338处 179.49 (丰富) 以中原历史古都为核心; 沿黄河中下游地区呈点线分布。 种类较齐全 数量多 区内差异明显 配合较协调 705 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区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 ③⑤⑧ ①5处 ②23处 ③46处 ④157处 150.26 (丰富) 沿长江中上游,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与楚文化、巴文化吻合; 呈带状分布 种类较少 数量较多 区内差异不显著 配合较协调 705 荆楚文化湖山景观旅游区 湖北、湖南、江西 ①②⑤⑧ ①3处 ②16处 ③22处 ④90处 84.72 (一般) 分布于沿长江中下游沿线; 呈点线分布 种类较齐全 数量不多 区内差异明显 配合协调 449 吴越文化江南故乡风光旅游区 江苏、安徽、上海、浙江 ①② ⑧ ①2处 ②45处 ③30处 ④149处 129.37 (丰富) 沿长三角旅游圈轮廓,以上海为中心; 向内陆呈辐射状 种类少 数量较多 区内差异明显 配合不协调 370 岭南文化热带-亚热带旅游区 福建、广东、海南 ①④⑧ ①1处 ②9处 ③21处 ④63处 74.81 (一般) 地处热带海岸沿线;呈带状分布, 种类少 数量不多 区内差异不明显 配合不协调 381 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区 西藏、青海 ①⑧ ①1处 ②3处 ③2处 ④13处 13.46 (贫乏) 以青海、西藏为中心; 呈大跨度大面积分布 种类少 数量少 区内差异小 配合不协调 135 注: 1)类型:①地文景观;②水域风光;③生物景观;④天象与天气景观;⑤遗址遗迹;⑥建筑与设施;⑦旅游商品;⑧人文活动。 2)数量:①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②:国家4A级风景名胜;③国家级风景名胜;④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国家4a级景区截止到05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来自: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国发【2006】19号[3] 阎守邕,丁纪.中国旅游资源分区的初步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4(2):89-4,118-122. [4] 秦学.中国旅游业旅游区域差异分析[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报,2005,16(1):28-31. [5] 杨新军,张祖群等.我国西部省(区)旅游资源组合态势及其开发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4(5):116-119. [6] 郭来喜,吴必虎等.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J].地理学报,2000,55(3):296-300. 作者简介: 栗惠英:女,出身日期 1980-08 职称:助教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