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东亚金融危机十年回顾与反思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隐患: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没有根本改变 韩元的美元汇率指数(1995年1月-2005年12月),1995年1月=1 * * 东亚国家货币价值中的美元权重 货币 估计值A 估计值B 韩国元 0.96 0.84 泰国铢 0.91 0.86 马来西亚林吉特 0.78 0.87 印度尼西亚卢比 0.95 0.97 菲律宾比索 1.07 1.07 注:A为Jeffrey A. Frankel和Shang-Jin Wei做出的估计值;B为C.H.Kwan做出的估计值。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1997年10月。 * * 隐患2: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没有根本改变 亚洲五国的贸易差额(亿美元),1994-2005年 * * 2004年发展中大国的对外贸易(商品和服务贸易) 单位:亿美元 中国 印度 韩国 墨西哥 巴西 俄罗斯 土尔其 印度尼西亚 沙特阿拉伯 波兰 商品和服务贸易 出口 6558 827 2992 2020 1091 2037 910 898 1318 953 进口 6065 939 2698 2166 801 1301 1022 791 667 999 总 计 12623 1766 5690 4186 1892 3338 1932 1689 1985 1952 贸易年均增长率(%, 1990—2004) 19.5 9.1 10.0 10.7 8.1 8.9 10.7 8.1 5.7 13.3 开放度(%) 65.3 25.5 83.7 61.9 31.3 57.4 63.8 65.6 79.2 80.6 开放度(%, 1990年) 29.3 16.5 56.7 38.3 13.7 — 30.9 49.6 78.1 57.9 注:俄罗斯基期数据为1994年。 资料来源:2006 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 * 隐患3:低估汇率,外汇储备节节上升 亚洲五国的外汇储备(亿美元),1995-2005年 * * 四、东亚金融危机的启示 警惕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两面性 金融系统的发展要和经济发展水平、监管能力与风险防范制度相适应 以渐进、有序和自主的方式开放资本项目 钉住汇率制缺乏灵活性并且是不稳定的 国际货币金融合作对防范金融危机是重要的 东亚金融危机十年: 回顾与反思 云南财经大学 胡列曲 博士、教授 2007年12月 * * 金融危机的频率与代价 * * 金融危机的频率与代价 * * 东亚金融危机十年:回顾与反思 危机是如何形成的 危机的爆发和蔓延 危机后的恢复:增长与隐患并存 危机的启示 * * 一、危机是如何形成的 短期外债的形成 公司部门和金融部门的脆弱性 * * 短期外债的形成 金融自由化步伐加快 缺乏对金融的审慎的监督与管理 东亚国家80年代末和90年代开放国内金融体系和外部资本帐户时,没有大力加强审慎的监督与管理,从而使金融机构在其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与负债两方面都易于进行过多的冒险。 * * 短期外债的形成 短期债务与外汇储备之比 国别 短期债务/外汇储备 1994,6 1997,6 升降幅 韩国 165 210 27% 泰国 100 140 40% 菲律宾 40 80 100% 马来西亚 25 65 160% 阿根廷 130 120 -8% 墨西哥 175 120 -31% 巴西 70 80 14% 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100 134 34%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 93 87 -6% * * 短期外债的形成 * * 短期外债的形成 东亚国家利息差与汇率的易变性 国别 利息差 汇率的易变性 印度尼西亚 11.5 0.7 韩国 4.1 3.4 马来西亚 1.6 2.6 菲律宾 6.5 3.8 泰国 4.0 1.2 德国 1.2 6.4 日本? -2.2 10.7 * * 公司和金融部门的脆弱性 公司和金融部门的高杠杆比率 (高债务与权益比) 公司和金融部门投资收益恶化 向私营部门提供的信贷的大量增加是与80年代金融自由化同时发生的,而呆账问题在90年代初即已出现。 外部冲击或宏观经济的不稳定会造成现金流量和净值的剧烈变动,而高杠杆化的企业对此的防范能力尤其脆弱。 * * 公司和金融部门的脆弱性 公司和金融部门的高杠杆比率 信贷膨胀:向私人部门发放的信贷大大高于收入本身所表明的水平. 对私营部门的信贷占GDP的百分比 国

文档评论(0)

人生新旅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