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2全身望诊-望色,中医望诊彩色图谱,望诊面色黄主,望诊面色白主,中医望诊彩色图谱pdf,望诊面色黑主,望诊面色黄,中医望诊,颜面望诊,颜面望诊视频
1、色与泽的意义 与关系 面色与内在的脏腑有密切联系: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 手足三阳经皆上行于头面, 脏腑虚实、气血的盛衰, 皆可通过面部色泽的变化反映于外。 面部血脉丰富,皮肤薄嫰,易于观察。 面部是色诊的主要部位 1、色与泽的意义 与关系 主要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 对判断病情轻重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凡面色荣润光泽者,为脏腑精气未衰, 属无病或病轻; 凡面色晦暗枯槁者,为脏腑精气已衰, 属病重。 3、面部分候脏腑 面白颧红? 形象面白透出嫩红, 眼圈发红,精神萎靡。 舌胖而红,边有齿痕, 苔白有红点,根黄腻。 主病虚热; 肾亏;气阴两伤; 湿热入血。 病例温病。 湿热伤及气阴, 肾亏虚火上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面色萎黄? 形象面色萎黄, 暗淡不泽,口唇尚红, 主病脾胃气虚; 胃病虚寒; 气血不足; 胃气尚存。 病例虚损。 脾胃气虚(慢性肝炎) 色青黄? 形象面色青黄而浊, 夭然不泽, 天庭泛起白屑, 口唇暗红 主病虚证;瘀血;寒证;痛证;水停,癥积 病例癥积。 血瘀水停,气血不荣 (肝硬变、腹水) 恶色,面色黧黑,舌红肿胀。 形象:面色萎黄黧黑,晦暗枯槁, 面容消瘦,目不欲睁, 舌嫩胀大,光红无苔, 根部两条白腐苔。 病例:咳喘。胃肾阴竭,痰饮上泛 (肺癌消化道转移,继发性贫血) 主病肾热久蓄;阴火内伤; 肾绝真脏色泛;寒证;痛证; 水饮;瘀血。 五对纲领 望色十法浮沉、清浊、微甚、散抟、泽夭, 主病情的表里、阴阳、新久、轻重、善恶, 乃至邪正的虚实和疾病的转归情况。 沉、浊、抟、夭—里证、久病、重病 浮、清、散、泽—表证、新病、轻病 面 色 苍 白 阴寒内盛、 或阳气暴脱, 脱血夺气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金形人主色——稍白 秋 季 客 色——稍白 肝 病 难 治——面白无华 肺病真脏色——面白暴露、枯槁晦暗 【黄 色 】 脾虚、湿证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脾虚机体失养 湿 邪 内 蕴 面 色 萎 黄 脾胃气虚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 黄 虚 浮 脾虚湿胜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黄 疸 阳 黄 阴 黄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色苍黄、腹筋起而胀 脾虚肝郁 血瘀水停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土形人主色——稍黄 长夏季客色——稍黄 肾 病 难 治——面黄无华 脾病真脏色——面黄暴露、枯槁晦暗 【青 色 】 寒证、气滞、瘀血、痛证、惊风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经 脉 阻 滞 气 血 不 通 面 色 淡 青 或 青 黑 阴寒内盛、痛剧 见于气滞腹痛、寒滞肝脉等病证 心气、阳虚衰或 心血瘀阻 或肺气闭塞,呼吸不利。 久病 面 色 与 口 唇 青 紫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心阳暴脱 心 阳 暴 脱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突见面色青灰、 口唇青紫, 肢冷脉微。 见真心痛等病人。 心阳暴脱 肝 郁 脾 虚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面色青黄(苍黄) 胁下每有癥积作痛 惊风或欲作惊风 小儿眉间、鼻柱、唇周发青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木形人主色——稍青 春 季 客 色——稍青 脾 病 难 治——面青无华 肝病真脏色——面青暴露、枯槁晦暗 【黑 色 】 肾虚、寒证、水饮、 瘀血、剧痛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肾 阳 虚 衰 水 寒 内 盛 血 失 温 养 脉 络 拘 急 血 行 不 畅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肾 阳 虚 或 剧 痛 肾 阳 虚 面 黑 暗 淡 或 黧 黑 阳虚火衰, 水寒不化, 浊阴上泛。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病例 便血。 肾亏脾虚, 虚火上炎 (幽门糜烂变形, 直肠溃疡便血) 肾 阴 虚 面 黑 干 焦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肾精久耗,阴虚火旺, 虚火灼阴,机体失养。 肾阳虚水饮内停 寒湿带下 眼 眶 周 围 黑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血瘀证、久瘀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中医诊断学-五色主病 水形人主色——稍黑 冬 季 客 色——稍黑 心 病 难 治——面黑无华 肾病真脏色——面黑暴露、枯槁晦暗 * 第二章 望诊 第一节 全身望诊 二、 望色 中医诊断学 望色,又称“色诊”,是通过观察病人全身皮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2025版最新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汇编.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105-2022 行道树栽植与养护技术标准.pdf VIP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多旋翼无人机飞控系统组装调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表格汇编).doc VIP
- 建筑机电安装培训.pptx VIP
- 初三物理课件第十六章 3节 电阻课件初三物理课件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课件.ppt VIP
- 低空经济产业园招商引资与项目管理.docx VIP
- 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课件.pptx VIP
- 2025年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预案(精选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