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对虾养殖环境污染及防控对策.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对虾养殖环境污染及防控对策.pdf

2006~ ff6 广东农业科学 — — 广东对虾养殖环境污染及防控对策 李卓佳,陈永青,杨莺莺,杨 铿,文国棵,贾晓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300) 摘 要:分析了对虾养殖生产的外源污染 、内源污染及养殖废水 (废物)污染等环境污染状况,从及时降解转化养殖 代谢产物、减少饲料投喂污染 、妥善使用安全的养殖投入品、养殖废水(废物)无害化处理等方面提出了防控养殖环境污 染的对策,为对虾的健康、安全养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对虾养殖;环境污染;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949;$96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4—874X(2006)06—0068—04 Prevention andcontrolcountermeasures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from shrimpculturein Guangdong LIZhuo—jia,CHENYong—qing,YANGYing—ying,YANG-Keng,WENGuo~liang,JIAXiao—ping (SouthChinaSeaFisherie.shlstitute,ChineseAcaden,ly FisherySciences,Ouangz.hou510300,China) Abstract:Thepollutionfrom shrimpculture,suchasectogenouspollution,endogenouspo llutionandwastewaterwere analyzed.Thecontrollingandpreventingocuntermeasuresontheenvironmentalpo llutionfrom aquacultureweresuggested,for example,themetaDolicproductsoftheshrimpshouldbedecomposedandtransformde intime,thefeedsandfishdrugshouldbe usedrationally,wastewaterfrom aquaculturewasdecontaminatde hamr lesslyetc.,whichwouldbepropitioustoshrimpculture healthilyandsecurely,and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shrimpculture. Keywords:shrimpculture;enviromnentalpo 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countemr aesures 近年来,广东的对虾养殖业发展十分迅速,养殖技 以期为对虾养殖业防控和削减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术与养殖模式不断创新,高位池养殖,循环水养殖,生 1 对虾养殖的环境污染状况 态养殖,小面积高密度养殖,多级高位池养殖,半封闭 式养殖,半封闭分段过塘养殖,“虾鱼”、“虾贝”、“虾藻” 1.1 外源污染 混养和轮养以及地膜式养殖等多种养虾模式并举,养 广东对虾的养殖区域集 中,主要分布于沿海港湾 殖面积和养殖产量大幅度增长。2004年全省海淡水 和河 口水域 ,这些水域是沿海 陆源污染物和海上排污 对虾养殖产量超过 35万 t,其 中海水养殖对虾约 21.4 的主要受纳场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工业废 万t,淡水养殖对虾近 15万 t,居全国首位。对虾养殖 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海 ,富含营养物质的农业污水也 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链 的迅猛发展,“一条虾工 随地表径流进入沿河海水体,致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