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下游滩区发展探索.pdf
黄河下游滩区发展探索
1 2 3 4 5
皮鹏 ,郭志 ,赵辰 ,马广慧 ,朱国军
1.徐州市经纬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江苏徐州(221000 )
2. 台前县黄河河务局,河南濮阳(457600 )
3.河南省郑州水利学校,郑州(450008 )
4.濮阳市黄河河务局,河南濮阳(457000 )
5.煤炭工业郑州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 (450000)
E-mail :smallmarg@
摘 要:从黄河下游来水来沙情况,下游河道演变规律,滩区人民心理需求,分析了黄河下
游滩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黄河,下游滩区,来水来沙,心理需求,发展
黄河下游滩区既属于行洪河道的一部分,又可以蓄洪、滞洪、沉沙,又是滩区人民生活
和耕作的家园。正是由于滩区的多重特性,导致滩区问题既复杂又难办,很多治河理念和政
策方针很难实施,也正是由于此种原因,致使滩区环境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变,滩区人民
依然生活在一个非常贫困的状态下。如今的各种政策不能完全代表滩区人民的根本利益,滩
区落后的社会状况与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格格不入,因此,滩区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1. 滩区概述
黄河下游河道的平面形态为上宽下窄,花园口—高村河段两岸堤距一般为5~10km,最宽
处为20多km ;高村—艾山河段堤距一般为1.4~8.5km;艾山以下河段堤距一般只有1~2km,
最窄处不足0.5km 。
这些广阔的滩地,在洪水期间,可以发挥滞洪消峰、落淤泥沙的重大作用。然而,由于
滩区土地肥沃,交通及灌溉引水便利,经过长期的社会演化,至1990年已形成2000多个自然
村,聚居着近180万的人口,有耕地20多万亩。每当洪水漫滩,都会给滩区居民带来一定的
经济损失。据统计,1949-1990年,共有19年发生洪水漫滩,平均约2年一次。累计受淹村庄
10712个、耕地127万亩、受灾人口275万、倒塌房屋123.4万间、淤积机井6465眼、冲毁闸、
桥、泵站2488座、冲毁渠道12970米[1] 。
长期以来,滩区人民饱受洪水和旱灾之苦,即使没有洪水,滩区人民也只能解决温饱问
题,根本谈不上脱贫致富。由于黄河水沙问题复杂,治理难度大,滩区治理开发受到很大限
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滩区经济虽然稍有起色,但与现如
今的大力发展中西部的方针策略仍然格格不入。所以,滩区的社会经济以及内部存在的各种
问题亟待解决。
2.来水来沙分析
2.1 径流变化
- 1 -
) 2400
秒 年平均流量 五年滑动平均 趋势线
/ 2100
3 y = -16.269x + 1523.5
米 1800
( 1500
量
流 1200
900
600
300
0
(年)
1953 1958 1963 1968 1973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图 1 三门峡站年径流变化过程
) 3000 年平均流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