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白杜甫比较研究.ppt
李白研究讲义 第五章 李白杜甫比较研究 商丘师院文学院王增文教授主讲 一、“李杜优劣论”的历史回顾 “李杜优劣论”主要有三种: 1.扬杜抑李论 2.扬李抑杜论 3.李杜不可分优劣论。 (一)扬杜抑李论 扬杜抑李论发端于中唐的元稹、白居易,而形成于宋,明清时承前人之论而又有所发挥。 元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人谓之“李杜”。余观其壮浪纵恣,摆去拘束,模写物象,及乐府歌诗,诚亦差肩于子美矣。至若铺陈终始,排比声韵,大或千言,次犹数百,词气豪迈而风调清深,属对律切而脱弃凡近,则李尚不能历其藩翰,况堂奥乎!” (一)扬杜抑李论 元稹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自然李白在杜甫之下。所谓“差肩”,是差可比肩之意,即勉强可相比。然就体裁说只限于乐府诗,就创造才能来说只限于“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和“模写物象”这两个方面,此外则是不能“差肩”的。当然,元稹也肯定了李白“以奇文取称”,评价也是不低的。他认为李白不如杜甫的地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撰写长篇的能力不够;二是格律不精;三是风格单一,不如杜诗风格多样化。 (一)扬杜抑李论 继元稹之后,白居易也对李、杜进行了比较评论,其《与元九书》说: 又诗之豪者,世称李杜之作。李诗,才矣奇矣,人不逮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杜诗最多,可传者千余首,至于贯穿今古,覙(luó罗)缕格律,尽工尽善,又过于李。然撮其“新安”、“石壕”、“芦子”、“花门”之章,‘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句,亦不过十三四。 白居易有《李白墓》诗云:“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从“曾有惊天动地文”的诗句看,白居易对李白的评价还是很高的。但从上面的引文看,白居易无疑也是扬杜抑李的。一是说,杜甫在“贯穿今古,覙(luó罗)缕格律,尽工尽善”上,超过李白,这实际上是对元稹之论的浓缩和概括。二是说,杜诗中合乎风雅比兴之义的比李诗多,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杜诗的政治性比李白强,这是对元稹说法的补充。 (一)扬杜抑李论 元白之说可以说是奠定了扬杜抑李论的基础,宋以后的扬杜抑李论也是沿着他们的思路发展的。值得注意的有两点: 1.由批评李白诗歌的内容不如杜诗的正大,进而攻击李白的思想品格不如杜甫。 最先鲜明地尊李抑杜的是王安石,他在所编《四家诗》中以杜甫居首,韩愈次之,欧阳修又次之,李白居末。他称如此排比的原因是:“太白词语迅快,无疏脱处,然其识污下,诗词十句九句言妇人、酒耳。”(见释惠洪《冷斋夜话》)。 (一)扬杜抑李论 苏辙《栾城集》卷八《诗病五事》云: 李白诗类其为人,骏发豪放,华而不实,好事喜名,不知义理之所在也。语用兵,则先登陷阵不以为难,语游侠,则白昼杀人不以为非,此岂其诚能也哉?白始以诗酒奉事明皇,遇谗而去,所至不改其旧。永王将窃据江淮,白起而从之不疑,遂以放死。今观其诗固然。唐诗人李杜称首,今其诗皆在。杜甫有好义之心,白所不及也。汉高帝归丰沛,作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土兮守四方?”高帝岂以文字而世者哉?帝王之度固然,发于其中而不自知也。白诗反之曰:“但歌大风云飞扬,安用猛士守四方?”其不识理如此。 (一)扬杜抑李论 北宋诗人孔平仲《题老杜集》云: “吏部徒能叹光焰,翰林何敢望藩篱!” 罗大经《鹤林玉露》: 李太白当王室多难、海宇横溃之日,作为歌诗,不过豪侠使气、狂醉于花月之间耳。社稷苍生,曾不系其心膂。其视杜少陵之忧国忧民,岂可同年语哉! (一)扬杜抑李论 南宋诗论家葛立方《韵语阳秋》卷一说: 杜甫、李白以詩齊名,韓退之云:“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似未易以优劣也。然杜詩思苦而語奇,李詩思疾而語豪。杜集中言李白詩處甚多,如“李白一斗詩百篇”,如“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之句,似譏其太俊快。李白論杜甫,則曰:“飯顆山頭逢杜甫,頭戴笠子日卓午。為問因何太瘦生,只為從來作詩苦。”似譏其太愁肝腎也。杜牧云:“杜詩韓筆愁來讀,似倩麻姑癢處抓(《歷代詩話》本作“搔”)。天外鳳凰誰得髓,何人解合續絃膠。”則杜甫詩,唐朝以來一人而已,豈白所能望耶! (一)扬杜抑李论 南宋爱国将领李纲《重校正杜子美集叙》:“子美之诗凡千四百三十篇……平时读之,未见其工,逮亲更兵火丧乱之后,诵其诗,如出乎其时,犁然有当于心,然后知其妙也。” 南宋爱国将领文天祥兵败被俘,有《集杜诗》二百首,《序》说:“凡我意所欲言者,子美先为代言之。” (一)扬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