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好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太极拳的好处.doc

太极拳的好处 一、 从精神锻炼方面来说,有利精神健康   由于太极拳采用意识和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法,打太极拳时,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有杂念,即要“心静用意”,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它思绪的干扰,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人体就能很快地消除疲劳。 二、从内脏锻炼方面来说,促进新陈代谢   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即所谓“气沉丹田”),要求呼吸“深、长、细、缓、匀、柔”,保持“腹实胸宽”,由于呼吸运动促进了血液循环,畅通气血,促进了新陈代谢,对肝脏、胃肠也起到了自我“按摩”的作用,长期练拳者,呼吸频率会减少,扩大了肺活量。 三、从身体锻炼方面来说,增强全身体质   打太极拳是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地运动,一动则全身俱动,而且是螺旋式的弧形动作,缠绕绞转,加强了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畅通经络,使肌肉、关节、骨质的韧性增强,身体各部得到有效锻炼。特别是推手术,推荡往来,于攻守进退之中,肌肉收缩和舒张的交替,转换能力增强,能提高皮肤的反应能力,使之感觉灵敏。 四、从眼睛锻炼方面来说,有利恢复视力   练太极拳时,动势时眼随手转,停势时眼向前平视,延展及远,练习日久,一转眼则周身俱动,使眼神经获得有规律的锻炼,对保护、健全、恢复视力有良好作用。 五、从方面来说,能够防身自卫   太极拳本来就是一门武功,是以柔克刚,四两拔千斤,技击性很高。 总的要求:“心静、用意、身正、体松”,“柔和、圆活、连贯、协调”。 十三项要求:(1)心静用意,身正体松。(2)由松入柔,柔中寓刚。(3)弧形螺旋,中正圆转。(4)源动腰脊,劲贯四梢。(5)三尖六合,上下一线。(6)虚领顶劲,气沉丹田。(7)含胸拔背,落胯塌腰。(8)垂肩沉肘,坐腕舒指。(9)屈膝圆裆,骶骨有力。(10)眼随手转,步随身换。(11)速度均匀,轻沉兼备。(12)内动外发,呼吸协调。(13)意动形随,势完意连。一、 练拳时,始终要保持“松静”   首先大脑要“静”下来,然后放松周身肌肉、关节和内脏器官。动作要轻松柔和,不可用拙力、僵劲。 二、练拳时,始终要全神贯注,用意识指导动作   动作时,意欲去何处,眼神先去,目光随着手转动而前视,停势时目光经食指或中指前视。各个动作要圴匀连贯,绵绵不断。 三、练拳时,要以腰部为轴心运动   运动时主宰于腰,带动四肢缠绕圆转。拳论所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完整一气”。   上肢要求:沉肩、垂肘、坐腕、突掌、舒指、旋腕转膀。   躯干要求:含胸拔背、气沉丹田、腰部松竖、尾闾正中、松胯圆裆,劲向前合。   下肢要求:分清虚实、屈膝松胯、旋踝转腿、调整重心。 四、练拳时,一个姿势接着一个姿势,连贯圆活,愈练愈松愈慢   要求内外合一(内三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意合。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上下一条线(即百会穴与会阴穴要保持垂直的姿势),三尖相对(前手指尖上对鼻尖,下对足尖),一气贯穿,一气呵成。慢以气势连贯,动作不停断为度,过慢则气势散漫,不但周身有呆象而且看起来没精打彩,暮气沉沉。过快则动作处处滑过,飘浮而不沉着。 五、练拳时,在开头确定了架子的高中低后,整套拳要始终如一   练太极拳要按照“先慢后快,快而复慢”的步骤,从“松柔入手,化刚为柔,积柔成刚,刚复归柔”,根据人的体质状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一般每天早晚各练一次,每次20分钟左右为宜。青壮年可每天可保持一、二小时以上。以治病为目的的练法,要按照“轻松、舒适、自然”的原则,运动量不要太大,以微出汗为度。高而快的练法运动量小,低而慢的练法运动量大。初学者以高架子为适宜。练太极拳要从动作缓慢入手,只有练慢的功夫到一定程度后,才可开始由慢到快,快后复慢,既能慢到十分,又能快到十分。太极拳的轻缓正是为了求得重快,能轻则松,能松则快,能慢则内劲逐渐增长,在轻缓有了功夫以后,即可随心所欲地练快,能够快而不乱、轻而不浮。太极拳论说:“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以静制动,后发先至”,“彼微动,己先动”。练太极拳越慢越好,是和其它拳的速度比较而说的,决不是时间越长越好,而是应该以慢到没有停顿和断续、气势不散漫为标准,以呼吸自然、不感觉呼吸紧促为禁准,“一气呵成”。 太极拳对身体各部姿势的要求     各部位姿势的要求要符合太极拳“柔中寓刚”的特点,“以心行气”,“以气运身”,通过源动腰脊、缠绕圆转的螺旋式运动,达于手足尖端,使全身内外各部位的动作协调。某一部位姿势不正确,就会影响到其它部位,某一部位姿势正确了,也可带动别的部位姿势正确。太极拳有“不在形式,在气势,不在外面,在内中”和“重意不重形”的说法,这是指功夫深已定型者,他们是从“明规矩而守规矩”到“脱规矩而合规矩”。?????????? 一、 头部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