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docVIP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doc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烟花三月下扬州”,春天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机。假如你和你的同学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了唐朝时期的扬州,你们会看到或遇到(  )。 A.大街小巷商店铺席连绵不断,街道两边建有会馆 B.在某一商店,你购买了一件精美绝伦的青花瓷 C.张老板又新购买了几十台织机,机房规模扩大了 D.乘船在运河游玩,品尝当地小吃,欣赏两岸繁华的商业景象 解析 注意题干时间要求是“唐朝”,A、C两项是明清时期;B项最早可能是元代;唐朝时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业发展。故选D项。 答案 D 2.中国古代的乡村集市称为“草市”,“草市”的特征有(  )。 ①远离城镇 ②分布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 ③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④不受政府商业机构的管理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解析 草市也受政府的管理。 答案 D 3.“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这首唐诗无法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社会动荡,农村破败   B.商业繁荣 C.商人众多   D.商业政策相对宽松 解析 乡村人少是因为都去经商,反映当时商业繁荣和政策宽松,这与农村破败毫无联系。 答案 A 4.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  )。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 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 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解析 本题考查南宋商业发展的背景原因。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个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收的朝代。其中最主要原因是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宋代农业生产发展;古代封建政府一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出现在明朝;因此可以排除A、B、D三项。 答案 C 5.唐宋时期沿海港口城市蕃客云集,此处“蕃客”主要是(  )。 A.徽商、晋商   B.西域商人 C.波斯、阿拉伯商人   D.西藏商人 解析 沿海港口聚集的商人应为从海路来的外国商人,B项应以内陆交流为主,A、D两项应为国内商人。 答案 C 6.明清时期,所谓“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其中“新安大贾”指(  )。 A.粤商   B.晋商   C.徽商   D.浙商 解析 明清时期最著名的商帮是徽商和晋商,故排除A、D两项,徽商在长江以南,晋商在长江以北,故“新安大贾”指徽商。 答案 C B组(能力题) 7.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经历了五个演变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有市无城。这一演变过程说明(  )。 A.政治因素始终主导城市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城市功能 C.重农抑商政策左右城市变迁 D.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 解析 材料反映了城市经济功能不断增强;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 答案 B 8.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  )。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帮出现于明清时期。 答案 D 9.“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材料描绘的是(  )。 A.汉都长安   B.隋朝洛阳 C.唐都长安   D.宋都东京 解析 宋以前,市在经营时间上有严格限制,材料中提及“嬉戏连坐至晓”说明经营时间上不再受限制,出现夜市,所以这最可能是宋朝的事。 答案 D 10.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满载美国货的“中国皇后号”帆船,经过长途航行到达中国后,又把中国土特产带回美国,中美贸易从此开始。到达中国后该货船最有可能停泊的城市是(  )。 A.泉州   B.广州   C.南京   D.上海 解析 结合材料中的时间“l784年”可知,清朝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故选B项。 答案 B 11.(10分)阅读下列三则反映唐宋商业经济状况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客乘天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 ——(唐)李白《估客乐》 材料二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唐)王建《夜看扬州市》 材料三 “今夜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宋)陆游《杂赋》 材料四 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宋)王安石 (1)依据材料概括唐宋商业发展的状况。(4分) (2)面对商品经济的发展,唐宋政府仍然坚持什么经济政策?为什么?(6分) 解析 第(1)问,首先需要读懂材料,再提取与唐宋商业发展状况有关的有效信息。如材料一中的“海客”和材料二中“客纷纷”指商人活跃,材料二中“夜市”和材料三中“草市”指当时出现“夜市”和“草市”,材料四中“盗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