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docVIP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中历史必修2(人教版)随堂检测: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doc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时间:25分钟 分值:30分) A组(基础题) 1.从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战国时期的“民得买卖”这种变化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力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得到承认 D.生产关系的变革 解析 “田里不鬻”指的是土地国有制,“民得买卖”实际是土地私有制,可以自由买卖。 答案 D 2.宋代出现了“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的现象,这反映了当时(  )。 A.财产平均分配   B.禁止土地买卖 C.实行土地国有化   D.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解析 题干材料信息说明土地兼并严重,土地所有权不固定。故选D项。 答案 D 3.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 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解析 明清时期统治者继续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分析四个选项,A项描述的即是“重农抑商”。 答案 A 4.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  )。 A.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 B.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D.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解析 题干论述了农商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没有涉及商业政策和税收问题,商人地位提高是与政策比较得出,与题干不符。最符合题干的是A项。 答案 A 5.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海禁政策理由的是(  )。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D.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反抗斗争 解析 A项认为农业是天下的根本,B项认为工商业扰乱治安,都属于抑商政策的理由;D项是“海禁”政策的理由;C项说明广设关卡征收商税,这是抑商政策的表现。 答案 C 6.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 解析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不是绝对禁止海外贸易,而是严格限制,故选B项。 答案 B B组(能力题) 7.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的破坏。经济决定政治,其根本原因是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日益取代井田制;其他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 答案 D 8.南宋思想家叶适曾指出:“夫四民(指士、农、工、商)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叶适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否定 B.这种观点与朱熹的经济思想比较接近 C.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叶适是商人出身 D.叶适的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 考查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题干中的材料主张工商皆本,反对重农抑商。关键信息: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答案 A 9.清代学者陶煦说:“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种观点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 A.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B.“以末致富,以本守之”的社会风气盛行 C.小农经济的瓦解 D.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 由“莫不志在良田”可知,土地买卖比较普遍,这直接导致土地兼并现象盛行,从根本上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项是现象而非影响;C项不符合史实;D项与材料现象无关。故选A项。 答案 A 10.“洪武四年十二月,‘诏吴王左相靖海侯吴桢,籍方国珍所部温、台、庆三府军士……隶各卫为军,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下列选项对材料中政策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B.促进了官方朝贡贸易的发展 C.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D.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解析 题中所述政策为“海禁”政策。A、B、C三项分别涉及了“海禁”政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海禁政策并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自鸦片战争之后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D 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努力耕作者免其徭役,对于怠于种田或因从事手工业、贾贩活动而致贫者罚为奴隶。 ——《商鞅变法》 材料二 重农抑商政策是否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