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政府退出主办狗肉节 当街宰狗已被禁止.doc

广西玉林政府退出主办狗肉节 当街宰狗已被禁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玉林政府退出主办狗肉节 当街宰狗已被禁止.doc

广西玉林政府退出主办狗肉节 当街宰狗已被禁止 2014-06-17 07:51:00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图片说明:2014年6月8日,广西玉林,三年前,玉林这个位于广西东南部的小城市并不为外人所知,更别提它的“狗肉节”。据当地人介绍,玉林的狗肉 节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但那时只是在夏至这天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狗肉而已。”一位当地人刘先生说,吃狗肉是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把狗肉节炒得这样火 他从没想到过。图片来源:CFP 谢绝转载   导读:夏至、狗肉、荔枝,貌似毫无关联的三样事,与广西玉林扯上关系,便有了交集。在当地,素有“夏至狗、荔枝酒”的说法,夏至日喝烧酒、吃狗肉、啖荔枝,使玉林“荔枝狗肉节”声名鹊起。   5月30日,在《窃听风云3》的首映礼上,导演尔东升、主演方中信身贴“取消6·21玉林狗肉节”的贴纸与电影一同宣传。这既是电影史上第一次首映礼 公开宣传“拒吃狗肉”,同时也把明星抵制“玉林6·21狗肉节”的行动推向高潮。此前一月,杨幂、赵薇、郭敬明等明星“抵制6·21玉林狗肉节”的微博便 被网友疯转。   离6月21日夏至还有半个月时,《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等一线官媒也相继添加狗肉节“关注”。6月6日,玉林市政府重压之下发布声明,称“狗肉节”只是个别商家和民间的一种说法,玉林市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都没有举办过任何形式的所谓“夏至荔枝狗肉节”活动。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实地采访中发现,目前玉林当地当街宰狗已被禁止,与“狗”字沾边的招牌、标识,“狗”字一律都被遮挡、涂抹、覆盖直至铲除。然而,这个城市与“狗肉”彻底撇清关系尚有相当长的道路,而且并不容易。  政府退出“主办”   有着600万人口的玉林,是桂东南最发达的一个城市;作为一个西南小城,人们最近对它的知晓,源于一个备受争议的节日—夏至荔枝狗肉节。在这一天,当地人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喝烧酒、吃狗肉、啖荔枝,以应验民间“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抵御风寒侵蚀)的说法。   从小生活在玉林北流的广西某学院的刘小姐告诉北青报记者,在她记忆中,玉林人夏至吃荔枝和狗肉,只是近十年来才兴起的。“据说还是从我的家乡北流民乐 镇起源,只是后来一年比一年疯狂;夏至之夜,玉林遍地是荔枝壳铺就的红地毯和狗骨头堆成的石子路,满城皆飘散着白酒的微醺!”她这样向北青报记者形容。   “广西区和玉林市政府决定退出‘主办’此次狗肉节,因社会各界的舆论压力太大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自治区官员日前告诉北青报记者。   他说,其“退出”标志是,按以往惯例,每年这会儿,省里负责旅游、招商等相关部门的官员都会收到来自玉林市政府方面的邀请;而今年,截至目前,省市两方政府、邀请方和赴邀方,都对狗肉节表现出“零关联”姿态。   不但如此,处于舆论“高压”下的玉林市政府,在端午节后还针对一定范围的人员出台了特定政策。一位不愿具名的玉林市工商局干部透露,“市政府通过商会 向商户发布‘口头通知’,禁止任何人当街宰杀狗类,禁止通过各种字号向公众招徕狗肉生意……一旦发现有商铺违规操作,将暂扣其营业执照!”   地处舆论风暴焦点的一位玉林肉铺老板这样描述:“我至今还记得去年玉林食药监局的李骏青局长在节市上是如何表态的,他说,‘你要是敢干涉吃狗肉,他们会提刀杀人的!’没想到这么快,政府的口风就变了!” 狗肉街不现“狗”   身处舆论风暴“风眼”的玉林狗肉一条街异常平静,食客们该吃吃、该喝喝,店家们该杀杀、该烹烹,乍一看去,“6·21”夏至来前一切如常。   6月11日傍晚,玉林在连下两天雨后,雨势渐弱。5点半,江滨路和新民路交叉路口的狗肉一条街逐渐热闹起来。“高佬脆皮狗肉店”和隔壁的“玉林第一家脆皮狗肉餐馆”作为最受熟客追捧的火爆商家,开始宾客如潮。   “高佬店”在晚5点半时还只有六七桌客人,而一个小时后,不但店内的十数桌已满,临街便道和马路侧端也渐被“蚕食”。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高家老伯不停地用杆子撑起新的雨搭,帮助“扩张地带”的食客安顿遮雨。   而一个有趣的细节是,虽然食者吃得香、老板卖得火,但将买卖双方“交集”在一起的“狗”,在狗肉街却只能见其身而不得现其字。   “快看,高佬脆皮狗肉的狗字被红色盖住了!”一个正在“高佬店”内吃饭的女孩,指着对面墙上的招牌字让一旁的男友看。“那又怎样,还不是该吃还吃?”男友不屑地答道。   如果说店内的标识都被“去狗字化”,当街的门楣更被施以“新面孔”:刚刚重新粉刷过的店名—“玉林第一家脆皮狗肉餐馆” 已经更名为“玉林第一家脆皮肉餐馆”;而临街的“姐弟丽江脆皮烧烤狗”售货车,车主用纸条糊住“犬”字偏旁,变成了“姐弟丽江脆皮烧烤句”。   在江滨路“陈记新馨禾秆脆皮香肉馆”前叫卖的伙计对北青报记者说,他们店刚刚换了去掉“狗”字的店牌,“这纯属为了应对那些环保人士的‘搞事

文档评论(0)

shengy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