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x年级第二学期语文一、二单元测试题.doc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一、二单元测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2分 )
1.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蝉蜕(tuì) 尴尬(ān ɡà) 木屐(jī) 玉簪花(zān)B.系上(jì) 斑蝥(máo) 缠络(luò) 攒成(zǎn )C.桑葚(shèn) 臃肿( yōng ) 花圃(pǔ) 掸子( dǎn )D.菜畦(qí) 倜傥(tì tǎn) 拗过去(ǎo) 弥漫( mí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相宜 瞬息 人迹罕至B.确凿 讪笑 肿胀 荒草萋萋C.书塾 幽寂 博学 来势凶凶D.瞬息 嫉妒 叮嘱 骇人听闻3、下列加点字的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
A、攒成:凑在一起 收敛:收拢 鉴赏:鉴定 系上:打结
B、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策勋十二转:记功
C、赏赐百千强:厉害,强大 军书十二卷:实指有十二卷书。
D、朔气传金柝:北方 出郭相扶将:外城 木兰不用尚书郎:做,担任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
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C、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分)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
C、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有一种欢喜的声音。
D、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深深地感觉到学识的浅薄不足。
6、下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1分 )
A、“爸爸的花儿落了”,课文以此为题,是因为爸爸离开了人世没有人照料的缘故,夹竹桃就败落了。
B、《最后一课》是一篇小说,主人公为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即小时候的作者。
C、《木兰诗》刻画了一位聪明勇敢,杀敌爱国的女英雄形象。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D、《丑小鸭》的作者是丹麦童话作家格林,从作者的生平,我们可以看出,本文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7、仿写: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2分)
如果我是 ,我将 .
如果我是 ,我将 .
8、古时有一位富商在太湖边建造了一座酒楼,邀请四方文人来此聚合,欲请大家为酒楼题一个雅名。富商提出包含四个意思:其一,他姓王,其二,他有钱,其三,他出身皮匠,其四,酒楼在湖边。
文人们苦思冥想,绞尽脑汁,然而没有一个题名能中富商的意。这时,一位穷秀才路过,听说此事走进酒楼,当众题写了三个大字。其巧妙的构思博得全场喝彩,你知道他题的是什么名吗??? 上联: ,弃之可惜;?? 下联: 杯中酒口口都香甜, 量力而行
10、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6分)
《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名句是:(2分)
, ;
该文中描写战地夜景的诗句是:(2分)
———————————————,———————————————;请从该文中找一个采用互文手法的例子:(2分)
——————————————————————————————————————————
二、文言文阅读(1分)
阅读《推敲》,回答问题。
推 敲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始欲作“推”字,练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1.解释加点的字。(4分)
(1)(贾)岛初赴举京师( ) (2)韩立马良久( )
(3)练之未定。( ) (4)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
2.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哪个好?为什么?(分)3.请用简短的语言阐述“推敲”的精神。(2分)4.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请举一例。(分)
吹口琴的男孩我曾在一个小城居住过一段时间。春天的早晨,这里常常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