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疑三探也应遵守的心理发展规律.doc
三疑三探也应遵守的心理发展规律
——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进行“三疑三探”
摘 要:“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模式在中小学阶段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一概而论,生搬硬套,任何模式都得遵循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否者只能是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所以结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发挥“三疑三探”的优势,才能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心理学,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拓展运用,阶段性教学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这种模式在小学阶段应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不能一概而论,生搬硬套,任何模式都得遵循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否者只能是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拦路虎。
构成学生认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发展是多成次的,不同步的,认知发展要经历一个由浅入深,多阶段,多水平的发展过程。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按照认识发展规律从事教育,采取符合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和水平的教育的教学手段,符合年龄特征和发展阶段,重视儿童的认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三疑三探是一种可操作的教学模式,让我们在这种模式中将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教授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设疑自探是三疑三探课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质疑再探是让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更新的更高成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基础性与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但是实施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定的难题,例如将模式灌输给学生初期,学生不明白我们在干什么,他们只是做我们让他们做的;让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他们不会说“好”与“不好”外的其他词,我们老师就教授他们哪些词可以评价他人,有些同学只会机械化的拿来用,明明回答的不够明白,他们也评价为“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这其实并没有真正贯彻三疑三探,只是将三疑三探的模具拿来用,并没有领会这种教育思想的精髓。
三疑三探应该具有更深邃的内涵,他的内涵应该发源于教育心理领域。
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这是教育界普遍遵循的定律。而我们孩子在小学阶段的变化是很明显的,现在我们的分法一般是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这样将知识分为低中高进行分段教育。我们的三疑三探也应该针对孩子年龄性特点进行模式转化,不能一概而论。
一 前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是指2-7周岁的儿童,小学阶段的一二年级正好是6、7岁的儿童,这阶段儿童具有典型的学前儿童的特征,所以三疑三探的环节在低年级阶段要结合儿童本身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运用。
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学科中,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探究学习。但不要忘记。除了教材有区别之外,我们的教学对象——学生也有区别。我们的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是6-7周岁,这个年龄正好是我们小学阶段的一二年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前运算阶段。在这一阶段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图式。虽然运用到了语言等简单的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是在这一阶段的心里表象还只是静态性质的物的图像,而没有符合逻辑的推理,思维具有单维性,不可逆性,静止性,仍受具体知觉表象的束缚。让孩子主动学习,设疑自探又是起始环节,所以一定要做好这一环,让学生真的明白认识事物的规律后再去探,连话还没有听明白的刚刚从学前班上一年的同学,词汇量根本没有达到能提出问题的程度,我们就揠苗助长,让其进行评价自己与他人,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在学生了解事物的多面性、多层次方面进行着手,让孩子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有一个针对性,这样才不至于我们疲于应付孩子们不着边际的问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低年级的学科特点中应该是渗透学习的范畴,引领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我们不必在意有多难,而要在意学生在质疑再探时考虑问题的角度与深度,这样培养孩子到三、四年级时形成了解问题的习惯性思考,从而达到全方位认识所学问题,深成次思考才能提出的探究性问题。而不再是老师给出探究性问题。所以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对于三疑三探的模式就不能生搬硬套,要因材施教的建设性进行应用,主要通过学习三疑三探模式让低年级同学认识到如何认识事物,了解事物,这个过程远比了解一个事物更为重要,也就是真正贯彻授人以渔的教育思想。这样当低年级学生进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项目管理考核办法.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高考Ⅰ卷语言文字运用Ⅰ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香港朗文英语3a测试卷1-3单元.pdf VIP
- 目前我国国产电动执行器市场分析.pdf VIP
- 附件1:地下车库色彩规划(基础版)(1)(1).pdf VIP
- 健全会计制度声明函.docx VIP
- 通桥[2005]2221-Ⅱ 时速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 有碴轨道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双线)(跨度31.5m、直、曲线).pdf VIP
- 一建机电实务案例500问.pdf VIP
- 压疮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