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命题缘事立义论李东阳《拟古乐府》诗的主题取向.pdfVIP

因人命题缘事立义论李东阳《拟古乐府》诗的主题取向.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因人命题缘事立义论李东阳《拟古乐府》诗的主题取向.pdf

第9卷第 1期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No.1 2008年2月 Journalof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SocialSciences) Feb.2oo8 因人命题 缘事立义 一 一 论李东阳 拟古乐府 诗的主题取向 司马周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 中文系,江苏 常州 213001) 摘 要:(拟古乐府)是李东阳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他在拟古乐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被时人或后人所称赏。李东阳 在拟古乐府诗里追求忠君爱国的君君臣臣意识,描写义士良将中的英雄主义,宣扬节妇烈女的贞节情操,尽管在主题取 向方面存在着消极因素,但其乐府诗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诗歌的现实价值和教育意义仍有借鉴作用。 关 键 词:李东阳 ;(拟古乐府》;主题取向 中图分类号:1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013(2008)01—0076—04 李东阳 (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曾号警 内容,正如他 自己所言:“间取史册所载,忠臣义士, 斋。祖籍茶陵 (今湖南茶陵)。天顺八年 (1464)进士 , 幽人贞妇,奇踪异事,触之 目而感之乎心,喜愕忧惧, 选为翰林庶吉士。成化元年 (1465),授编修。弘治七 愤懑无聊不平之气,或因人命题,或缘事立义,托诸 年 (1494),擢为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 ,入内阁专典 韵语,各为篇什。”(拟古乐府 ‘引 ,下文所引出自 诰敕。后进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累 拟古乐府》的仅注卷数)…故他是以 “史册”为依 官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正德 托 ,所述之事全部来 自史书所载 ,以 “忠臣义士、幽 七年 (1512)致仕。又·四年卒,年七十。赠太师,谥 人贞妇、奇踪遗事”三者为素材进行的创作,检阅其 文正。他一生著述宏富,“朝廷大著作多出其手”(明 拟古乐府,其中主要篇什是 “忠臣义士”与 “幽人贞 史 本传)。李东阳的诗集中有 拟古乐府 诗二卷 , 妇”,所提到的 “奇踪异事”少有涉及,而这其中 “忠 共计一百零一首 ,是他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李 臣义士”又 占了绝大多数篇幅。笔者将李东阳 拟古 东阳在拟古乐府上取得 的巨大成就,得到时人或后 乐府 诗的主题取向分成以下三类进行探讨: 人的高度评价:王世贞认为李东阳的乐府 “奇 旨创 一 、 忠君爱国中的君君臣臣意识 造 ,名语叠 出,纵不可被之管弦,自是天地问一种 文字”(王世贞 书李西涯古乐府后 );明代顾元庆 李东阳在其拟古乐府诗中塑造了大量的良臣名 评价说:“(李东阳)乐府尤妙 ,其题与句篇 自有新 将 ,他们以儒家的忠君爱国思想作为 自身修养 的道 意 ,古人所未道者。”(夷白斋诗话》)清代的朱庭 德规范 ,力图使 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能够体现其道德 珍称赞道 :“茶陵在 明,自是名家,与李、何、王、 水准。他们在李东阳笔下的形象正如李东阳门生何 李并立无让 ,其乐府 自成一格 ,非七子所及”(朱庭 盂春所言的 “贤将相” (卷一 殿上戏》注释),这 珍 筱 园诗话 卷二),尽管李东阳的拟古乐府在诗 也就表明李东阳在 拟古乐府 中所塑造的大量忠 歌史上取得如此骄人的成就,但学术界鲜有人对此 臣形象,实际是历史上一些良将贤相的化身。如 令 进行研究,笔者不揣浅陋,试就李东阳拟古乐府诗 公来 (卷二)一诗,李东阳以 资治通鉴 所载郭 的主题取向进行尝试

文档评论(0)

ziyouziz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