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教师的教学能力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 刘寿华 E-mail:sip2ps-lsh@163.com http:/cichina/web/t/liu/index.htm 教师的教学能力 =把握教材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能力 ×导学的艺术 ×人格魅力 ——摘自崔峦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发言 应知 ——把握教材 已知、未知 ——了解学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导学艺术、人格魅力 教师的教学能力 =正确的教育思想 ×把握教材的能力 ×了解学生的能力 ×导学的艺术 ×丰厚的积淀 ×人格魅力。 一、正确的教育思想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两千五百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人惊奇的。不管我们取得了进步也好,还是缺乏进步也好,当今一个昌盛、成功的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仍立足于孔子所确立和阐述的很多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属于过去,也会鉴照今天和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干事泰勒博士在孔子诞辰2540周年纪念与讨论会上致词 1.平等教育,公平教育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第七·七》) 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三十九》) 2.循循善诱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篇第九·十一》) 3.因材施教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第十一·二十二》) 4.学思结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五》)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二十一》) 5.鼓励质疑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七》)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四》) 6.关爱每一个学生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回也不愚。” 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篇第三·二十一》)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七》) 7.知行统一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论语·里仁篇第四·二十二》)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8.启发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篇第七·八》) 9.及时巩复习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篇第一·一》) 10.学会做人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篇第一·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第一·六》) 11.反思教学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学而篇第一·四》)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一》)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二十一》) 12.学会倾听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篇第一·十》) 13.激发学习动机 (遵循身心发展规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篇第二·四》) 14.观察法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篇第二·十》) 15.要博学(终身学习) 子曰:“君子不器。” (《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二》)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篇第七·二》)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泰伯篇第八·十七》) 16.合作学习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为政篇第二·十七》)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第七·二十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