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乌鲁木齐南北两侧山体中新生代陆内再造山和隆升速率研究.pdf
乌鲁木齐南北两侧山体中、新生代陆内再造山和隆升速率研究
舒良树 1 朱文斌 1 马前 1 郭召杰 2
(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南京 210093;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天山山脉延绵 2500 多公里,呈东西向横贯于中亚,是我国最重要的造山带之一。资料表明,天山造
山带经历了古生代碰撞造山及中新生代陆内再造山的复杂历史。为了了解天山中、新生代再造山过程的历
史演化,笔者等沿横穿天山的后峡- 巴仑台公路采集了沉积岩、变质岩、花岗岩等7 个样品、在博格达山北
坡天池一带采集了 5 个火山岩样、南坡白杨沟采集 1 个玄武岩样共 13 个样品进行天山山体隆升和热历史演
化研究。通过对样品裂变径迹的测年,获得13组磷灰石、4组锆石的裂变径迹中心年龄数据。其中,博格
达山的中心年龄集中在128.3±5.5Ma、61.1±6.0 - 58.3±5.0Ma、34.1±6.5 - 26.5±3.6Ma三个年龄段,
而后峡-巴仑台一带山体隆升时间的范围为78.0±4.5 - 70.4±14.8Ma、54.5±5.5 - 53.9±6.6Ma、40.5
±3.6 - 31.8±2.5Ma 三个年龄段;继之,在计算机上对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定数据进行了热历史模拟,获
得了若干隆升-冷却演化过程的新认识。裂变径迹的年龄数据和热模拟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的中、新生代
造山活动并非是整体统一抬升的过程。博格达山在早白垩世发生过萌动隆升、在始新世-渐新世期间发生区
域隆升、中新世晚期出现隆升峰期。后峡-巴仑台一带山体则表现为中新世之前的山体北侧先隆升、南侧后
隆升的演化规律,山体隆升从北向南逐渐推进;到中新世晚期,才表现为整体抬升过程。对磷灰石-锆石矿
物对的计算结果表明,博格达地区新生代早中期的视剥露速率为 0.157~0.222mm·a-1 ,后峡- 巴仑台公路一
-1
带晚白垩世晚期到始新世(70.4~40.5Ma )的平均视隆升速率为 0.151 mm·a 。热模拟结果揭示,晚白垩
世晚期到古新世(78~58Ma )视隆升速率为 0.126 mm·a-1 -1
;始新世(52~36Ma )的视隆升速率为0.161mm·a ;
中新世9.0~5.0Ma期间为山体隆升的峰期,其隆升速率为0.306mm·a-1 。自晚白垩世晚期以来,视隆升速
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磷灰石 裂变径迹 隆升-剥露史 中、新生代 天山
古天山造山带形成于晚泥盆世—早二叠世塔里木地块与准噶尔地块的闭合作用,中、新
生代受亚洲南缘地体碰撞增生作用以及新生代印—藏碰撞作用的影响再次褶皱隆升,形成如
今的面貌(Windley et al., 1990;Carrol,et al., 1995)。天山造山带的再造山和隆升是
中亚大陆演化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天山山体的隆升过程和隆升速率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的
问题。
众所周知,磷灰石和锆石等矿物中的裂变径迹能较好地记录和保存样品自达到封闭温度
以来区域构造演化的信息,因而被广泛运用在造山带隆升演化的研究中。其中,磷灰石矿物
裂变径迹的封闭温度为 110-120ºC,部分退火带温度为 60-120ºC,相当于上地壳2 -4km 的
隆升记录。前人曾运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方法对天山山体的隆升、剥蚀作用进行过一些研
究并获得若干重要信息。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南北两侧山体高耸,岩层出露齐整,构造信息丰富,但该地区山体
的隆升过程和速率却研究较少,与该地区岩石、构造、地球化学等方面较高的研究程度不协
调。为了了解乌鲁木齐市南北两侧山体中、新生代再造山过程及其构造动力学原因,笔者等
近年沿横穿天山的乌鲁木齐- 巴仑台公路采集了沉积岩(XJ77、XJ90)、变质岩(XJ103、XJ104)、
花岗岩(XJ107、XJ108、XJ109)等 7 个样品(样品海拔高度在 1708~2665m 之间)、在博
格达山天池一带采集了 5 个火山岩样品(B001-005, 样品海拔高度在 1700~2540m 之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