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医学节肢动物.pptVIP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课件:医学节肢动物.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节肢动物 学习目标 掌握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 熟悉常见医学节肢动物的形态 了解医学节肢动物的生活史 学习内容 凡通过寄生、吸血、螫刺及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的节肢动物,被称为医学节肢动物。 学习内容 形态特征与分类 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昆虫纲和蛛形纲的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与分类 特点: ①虫体左右对称,躯体与附肢(足、触角、触须)分节; ②体壁由外骨骼组成; ③开放式循环系统,体腔又称血腔,内有血液循环于各器官和组织间; ④发育中大多经历蜕皮与变态 类型:其中与医学有关 甲壳纲、倍足纲、唇足纲、 蛛形纲及昆虫纲。 节肢动物对人类的危害 直接危害 -----对人体的骚扰、吸血、寄生、致人过敏等危害作用 如蝇蛆病 ----传播病原体,导致人类发生虫媒病。 我国常见的传病媒介与传播的病原性疾病 传播方式: 生物性传播: 机械性传播: 蚊 形态:成蚊.卵.幼虫.蛹 生活史:为全变态. 生态习性: 1.孳生地:卵.幼虫.蛹在水中. 2.食性:♂蚊--植物汁液♀蚊--血液(人血.动物血) 3.栖息:家栖.半家栖.野栖 4.交配与产卵:黄昏黎明前后群舞交配.♀蚊吸血后才能产卵 5.季节消长与越冬:3月出现,5月上升,7-8月高峰,9月下降.低于10℃时越冬. 常见种类:按蚊(中华.嗜人.微小.大劣)库蚊(淡色.致倦.三带吻)白纹伊蚊 与疾病关系:传播丝虫病.疟疾. 乙脑.登革热. 防制原则:物理.化学.生物 蚊的全变态生活史 蝇 形态:成蝇形态 生活史:为全变态.成蝇→卵→幼虫→蛹→成蝇. 生态习性: 1.孳生地:粪便等各种有机质中. 2.食性:杂食性.边爬边吃边吐边排便. 传病结构:唇瓣.爪垫.体毛 3.栖息:日蛰夜伏,人房畜舍. 4.季节消长与越冬 常见种类: 舍蝇.大头金蝇.丝光绿蝇. 麻蝇.巨尾阿丽蝇.厩螫蝇. 与疾病关系:1.传播疾病;2.引起蝇疽病 防制原则:灭蝇的根本措施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蝇的孳生场所。 蝇的成虫形态 成虫体分节:头、胸、腹 头有复眼和触角各一对 舔吸式口器 中胸发达,有一对翅、三对腿,腿末端有 爪及爪垫,爪垫有有细毛可分泌粘液,携带病原体 腹分10节,后5节演变为生殖器 蝇与疾病关系 传播疾病: (1)生物性传病:采采蝇—锥虫病 (2)机械性传病: 肠道传染病—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伤寒等等。 眼传染病—沙眼 导致蝇蛆病: 皮肤蝇蛆病 胃肠蝇蛆病 腔道蝇蛆病 眼蝇蛆病 蚤 形态 生活史和生态习性 与疾病关系: 吸血.骚扰. 传播鼠疫.斑疹伤寒. 防制原则 虱 形态 生活史和生态习性 与疾病关系:传播斑疹伤寒和回归热 防制原则 白蛉 白蛉虫体灰黄色,全身密布细毛,体长1.5-4mm,刺吸式口器。 生活史是完全变态,成虫栖息在室内、畜舍阴暗处,飞翔能力差,仅雌蛉吸血。 传播黑热病。 加强环境治理与个人防护;可用马拉硫鳞和杀螟松杀灭成蛉。 臭虫 成虫红褐色,背腹扁平呈椭圆型,体长4–5mm,刺吸式口器,无翅。 臭虫的首选栖息地是房子的床板,尤其是病床或其他公共地方的床。 臭虫常以夜间活动,亦可以在宿主不留意下吸取宿主的血液,雌雄均吸血。 人被臭虫叮咬后,伤口常出现红肿、奇痒,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细菌感染。 蜚蠊(亦称蟑螂) 虫体棕褐色,背腹扁平呈椭圆型,体长10-30m,咀嚼式口器。 不完全变态,喜群居室内阴暗有食物处, 白天藏匿夜间活动。 携带细菌、病毒、蠕虫卵和包囊。 搞好室内外卫生;妥善储藏食物;用诱捕器捕杀或杀虫剂滞留喷洒杀灭成虫和若虫 蛛形纲 蜱 形态:硬蜱、软蜱 生活史:蜱生活史分卵、幼虫、稚虫(若虫)、成虫四个时期; 生态习性 与疾病关系: 防制原则 疥螨 形态 生活史和生态习性 与疾病关系:疥疮(患部剧烈瘙痒) 传播与防治: 1.直接或间接接触. 2.衣被处理.药物:10%硫磺软膏.10%苯甲酸苄酯乳剂等. 疥疮 五.传播: 1.方式:直接接触—握手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