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爱萍临证思想初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爱萍临证思想初探.pdf

湖北中医杂志2015年O1月第37卷第01期 HubeiJournalofTCM JAN.2015.Vo1.37,No.O1 一 27 一 甘爱萍临证思想初探 周毅 ,刘洋,指导:甘爱萍 (湖北省中医院脾 胃病科,武汉,430061) 关键词 :专家经验 ;甘爱萍;脾 胃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0—0704(2015)01—0027—02 甘爱萍教授为湖北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师带徒导师 , 三焦气机畅通,升降有序,阴阳调和。 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脾 胃病专 脾 胃与心肾。脾主运化 ,心主血脉,脾 胃虚则血脉运行无 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擅长老年病的治 力,气mL凝滞。肾为先天之本 ,阴阳之根,脾 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 疗,亚健康状态调理 ,尤其对中医胃肠疾病的研究造诣颇深。笔 之源,心脾之阳降,肝肾之阴升,则阴平阳秘。正像张锡纯在 《伤 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学技三载 收益匪浅 ,故将其 寒论讲义》中说 :“夫心肾之所 以相交者,实赖脾胃之气上下通 临证思想梳理如下,以共同探讨。 行。”甘教授以此思想为据,在治疗心肾疾病时,亦立足脾 胃,善 1 脾 胃为本 。调气为先 用沙参、麦冬、芦根、玉竹养胃阴,以养心肾之体 ;善用党参、枳壳 脾 胃为本,有两层涵义。一是相对于肾为先天之本,脾 胃为 调脾 胃之气,以为心肾之用。 后天之本。人体出生后,脏腑机能的发挥和生命活动的维持,需 2 和谐五脏。补泻兼施 要后天物质提供能量,脾胃则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 ,并将其吸 由于脾 胃与肺肝心肾关联紧密,相互影响,所以疾病发生在 收,转运至全身,营养五脏六腑。同时,脾 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可 单一病位的情况在临床并不多见,且往往是虚实夹杂,寒热并 充养先天之精,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正如 《黄帝内经》中记载: 存,故治疗用药宜 “平”,和谐五脏,缓补慢攻,治图渐进,补不可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 呆滞,泻不可伤正。甘教授强调 ,补脾虚之品,大多甘缓 ,属阴主 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不仅是饮食物的吸收,药 静,补易使脾土呆滞 ;泻腑实之品,大多猛峻,属阳主动,泻易使 物的吸收分布过程也是如此 ,所 以甘教授认为 ,处方用药 ,当以 胃气伐伤。所以甘教授临床善用柴胡、佛手,防补气而过壅,多 脾 胃为本 ,立足脾 胃。或以调理脾 胃为主,或在辨证论治的基础 用赤 、白芍,防养血而过滞;用茯苓、白术,防滋阴而太腻 ;常用黄 上兼顾脾 胃。脾 胃和,则正气充盛 ,既可抑制疾病 向纵深发展, 芩 、黄连,防温阳而太燥,阴阳并调,动静兼顾 ,达祛邪不伤正 ,扶 也利于增强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促进疾病向愈。 正不助邪之效。 脾胃为本,二是作为五脏中心的地位得以体现,更多是基于 甘教授所研制 “酒客乐”一方,即是补泻兼施的验方,认为脾 气机功能正常的发挥,脾 胃气机与它脏密切相关,具体表现在下 胃虚弱,禀赋不足是基础 ,酒伤肝脾,酿湿生痰是关键 ,健脾益 列方面。 气,化湿祛痰为治疗大法。 脾胃与肺肝。一方面,在 《薛生自医案》中载 :“脾为元气之 另外,甘教授中西并重,结合内镜在治疗脾虚 胃热型消化性 本,赖谷气以生;肺为气化之源,而寄养于脾者也”。肺气的盛衰 溃疡时,立 “苓术健脾清 胃汤”,经临床观察,疗效确切。本方 以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脾气的强弱。另一方面,脾为生气之源,肺 健脾益气、养阴清 胃、疏肝理气为法则 ,主张虚证 胃痛宜通补,慎 为生气之枢 ,中焦脾的升清有利于肺气的宣发,胃的降浊有利于 滋补。现举临证案例一则,供探讨 : 肺气的肃降。反之,肺气的宣发与肃降影响着脾 胃气机。 何某 ,女,52岁。因反复 胃痛 3年余 ,再发半月来诊。患者

文档评论(0)

kfigrmnm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