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原理和实务(一) 2006年07月试卷.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200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刑法原理与实务(一)试题 课程代码:009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是(   ) A.采取绝对不定期刑 B.在溯及力上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 C.广泛适用类推 D.以习惯法作为刑法的主要渊源 2.“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所体现的事管辖原则是(   ) 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3.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诬告陷害罪的,从重处罚。”这一规定表明诬告陷害罪A.不是身份犯B.是真正身份犯C.是不真正身份犯D.是消极身份犯 4.甲欲杀死乙,某日误将丙当作乙开枪打死,则甲对丙死亡的心理态度是 A.直接故意B.间接故意C.疏忽大意的过失D.过于自信的过失 5.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 A.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 B.某一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对象 C.某一犯罪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物D.某一类犯罪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 6.甲想杀乙,故意向乙挑衅,乙被激怒,上前殴打甲,甲于是掏出事先准备甲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B.防卫过当C.假想防卫D.故意犯罪 7.甲向仇人乙开枪射击,连开两枪未中,在准备继续开枪的时候乙因害怕而求饶,甲于是放弃而离去,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预备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既遂 8医生甲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开错处方,药剂员乙不认真审查,照单发药,结果致病人服药后死亡,则甲、乙的行为 A.属任意的共同犯罪B.属必要的共同犯罪 C.属简单的共同犯罪D.不属于共同犯罪 9.对于从犯,应当A.从轻处罚B.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我国,刑罚的适用机关是 A.公安机关B.检察机关C.人民法院D.司法行政机关 11.甲被判处刑罚,在刑罚执行过程中参加了劳动,按法律规定甲在劳动中应实行同工同酬,则甲被判处的刑罚是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 12列情节中属于酌定情节的是 A.累犯B.坦白C.避险过当D.未遂犯 13.自首成立的条件之一是 A.自动投案B.积极退赃C.犯罪未被发觉D.揭发他人犯罪行为 14.军人甲在战时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由于没有现实危险被宣告缓刑,允许其戴罪立功,后甲确有立功表现,则对甲 A.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但仍须以犯罪论处B.应当撤销原判刑罚,但仍须以犯罪论处 C.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D.应当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 15.犯走私罪又以暴力、威胁方法抗拒缉私的,应以 A.走私罪处罚B.走私罪从重处罚 C.走私罪和妨害公务罪并罚D.妨害公务罪从重处罚 16.某非国有保险公司的普通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1万元归自己所有,甲的行为构成 A.诈骗罪B.保险诈骗罪C.职务侵占罪D.贪污罪 17.纳税人甲缴纳税款5万元以后,采取假报出口的方法,骗取税款10万元,则对甲应当以 A.骗取出口退税罪处罚 B.偷税罪处罚 C.骗取出口退税罪和偷税罪中的重罪处罚 D.偷税罪和骗取出口退税罪并罚 18.邮政工作人员甲,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开拆邮件200多件,并从中窃取价值二万余元的财物,造成恶劣影响,对甲应当以 A.侵犯通信自由罪从重处罚B.盗窃罪从重处罚 C.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罪从重处罚D.职务侵占罪从重处罚 19.甲作为首要分子,聚众“打砸抢”,毁坏他人贵重财物,则 A.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处罚 B.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罚 C.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并罚 D.抢劫罪处罚20.在刑事诉讼中,鉴定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鉴定,意图陷害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 A.伪证罪B.报复陷害罪 C.诬告陷害罪D.妨害作证罪 21.甲在乙实施拐卖妇女罪之前向乙许诺,事后将为乙提供财物帮助其逃匿。乙实施了拐卖妇女犯罪后,甲履行诺言帮助其逃匿,则甲 A.不构成犯罪B.构成窝藏罪 C.构成包庇罪D.构成拐卖妇女罪的共犯 22.甲曾因贩卖毒品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刑满释放后第6 A.不能从重处罚,因为不构成累犯B.可以从重处罚 C.应当从重处罚D.应当加重处罚 23.民政局工作人员甲挪用数额较大的救灾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其行为构成A.挪用特定款物罪B.挪用公款罪C.挪用资金罪D.贪污罪 24.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 A.应当减轻处罚B.可以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D.可以减轻处罚或 25.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徇情枉法,对明知是有罪的人故意包庇不使他受到追诉,构成 A.徇私枉法罪B.包庇罪

文档评论(0)

wuhuaiyu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