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稳定与创新并重 全面落实课程要求.doc
稳定与创新并重 全面落实课程要求
——2013河北省中考物理试题紧扣《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把物理学科的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以落实《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为出发点,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试题符合学科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生活实际,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二是加强研究方法和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三是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创造精神,对我省实施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试卷的整体特点
贴近生活实际,考查物理知识的应用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注重创设情景、联系生例如23题以三峡大坝为素材,综合考查了发电机、连通器的原理,以及机械能及转化问题等。第2611题通过“登山时喝空的矿泉水瓶拧紧,下山后瓶子变瘪”考查有关分子的知识;14题以生活中的古画、鱼缸、重垂线和弹簧为载体考查物理知识;16题通过铅笔的直径、夏天的水温、日出至日落的时间、罐装饮料的质量等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观察能力;17题利用生活中的光现象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等内容;20题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工具考查简单机械的知识。这些试题,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使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现象,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
试和基本技能物理学习方法和能力,如第24题实,创设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物理问题,重点考查了物态变化时吸放热的规律、光学中的折射现象,以及作折射光路这一基本技能。本题形式灵活,考查突出了热学和光学的重点问题。32题取材于教材中的四个探究实验图片,图文并茂,大大提高了题目的可读性。这种以填空形式出现的实验题型,再现了教材中的实验过程和重点知识内容,很巧妙的对抽象、推理、概括、分析、归纳等基本的逻辑思维、科学方法进行了考查。
3.加强实验探究的考查,体验过程和方法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注重实验探究过程的考查,结合物理研究方法,考查学生实验设计、步骤,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结论等一系列问题。促使学生通过亲自参与、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探究中的困惑和成功的乐趣,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分析思维和探究能力的目的。
例如33。34学生用物理知识分析的能力4.注重考查对物理思想和概念的理解
2013年物第13题第25题结重视物理知识间的综合,加强能力考查
2013年中考物理试题加强了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同一个物理过程从不同思例如37题,以滑轮组为题材,考查了受力分析、滑轮组的使用特点、压强、功率、机械效率等知识。许多知识在《标准》中要求是理解层次,是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必考内容。本题(1)(2)问结合滑轮组求总功率、机械效率的问题,考查了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同时考查了学生解计算题过程中的思路条理、格式规范等基本技能。第(3)问题6.注重数学工具的应用,考查解决物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数学是物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力。2013年物理试题通过利用方程组和图像解题考查应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例如第38题,以电路图为背景立意,在分别闭合开关S1和S2两次情况下,结合变阻器的U变化图,U-R变化图象,挖掘图象的隐含条件,结合串联等流分压的特点,列出方程组问题才能得到解决。整个题目分析过程比较复杂,既要综合分析两次电路递进的逻辑关系,又要很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7.难易适中,有利于选拔
2013年物理试题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的比例为35:2,符合《说明》的中考要求。整体预估难度为0.550.6,物理部分题难度在0.50.55。比2012年时提难度有所降低。这样的难度结构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能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所需的学生区分出来,有利于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符合我省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对初中物理教学有正确的导向,有利实施
例1、(原试卷15.)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 B.奥斯特
C.帕斯卡 D.阿基米德
解析:考查了物理学史上的一些著名物理学家。作为物理常识,学生对伽利略、奥斯特、帕斯卡、阿基米德等物理学家对科学的重要贡献要有常识性了解。促使学生在平时要注意对物理学史的了解,领悟其中渗透的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利于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例2、(原卷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