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识安金磊(DOC可编).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能不识安金磊(DOC可编).doc

不能不识安金磊 祁胜勇 ?   算起来,我做记者 8 个年头了,这些年,我见证过许多轰动全国甚至世界的事件,走近过许多的人,他们中间有慈善家、改革者,有平民、高官巨富,有文化大师、传奇英雄…… 一个个面目鲜明,每个人都可以写一本精彩的书。想来我能与如此之多不同凡响的人士结缘,实是三生有幸。   如果检点一下,哪个人最触动我的心灵,令我仰慕赞叹?当心头 浮现出枣强农民“安金磊”的名字时,连我自己都有些惊奇。   认识了安金磊后,我把这个比我小 4 岁的农民称为 安 先生。   柏林禅寺的方丈明海大和尚曾在讲法中向大家推介安先生,《南 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都报道过 安 先生,一个农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影响力?   于是今年夏天的一天,我到他居住的偏僻小村庄走了一趟。真是 不虚此行, 安 先生的生活思想对于我真如醍醐灌顶。   回到物欲横流的都市,回到喧嚣浮躁的社会中,我许多次与朋友 说起 安 先生,我对他们说,作为一个现代人,特别是一个文化工作者,你不能不识安金磊,也许你不能像他那样生活,但你必须要知道,还有那样的生活……   以下是我从安先生生活经历中采撷的几个片段,放在这里与大家 分享:   安金磊今年 36 岁,曾是他的家乡枣强县 马屯镇 东紫龙 村不多的几个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年轻人。 14 年前,他从衡水农校毕业,分配到当地一家国营农场当技术员,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在此之前,他一直上学,父母是小商人,家里只有三亩地,没让 他干过农活。   第一次下地,是到果园里喷除草剂和农药,拧开农药瓶,一股刺 鼻的农药味扑面而来,熏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心想,这么大的气味,这得有多大的毒性?果树能受得了?残余在果子上,人吃了会怎样?   这时他又听到附近一家农民遭遇不幸的消息:一个孩子中毒,原 因是大人给他弄了块西瓜吃,没想到中了毒。最后化验出原因,西瓜地里使用了过量的呋喃丹(一种杀虫农药)……   安金磊经常爱找农场附近村庄的老人们聊天,而老人们说,几十 年前,地里有虫子,但很少形成虫害,使用了农药后虫子越来越多,好多虫子都有了抗药性,于是农药越来越毒;使用了化肥和转基因种子,产量是提高了,但粮食 和蔬菜越来越没有味道……他们说,现在种地图省事,除草剂、农药一喷,化肥一撒,就等着收庄稼,闲着打麻将、玩,世界上哪有全好的事?全好的事就有大问 题!安金磊了解到,农民们使用除草剂和农药、化肥和转基因种子已非常普遍,这些化学产品的确使农产品一时增加了产量。 但他注意到滥用化肥农药对土地所造成的伤害——尽管化肥用量在逐年提高,地力却在不断下降。他分析,很大程度上,增产是由于现在有了机井等灌溉设施的结 果,是以大量抽取地下水为代价。   从第二年起,安金磊就在自己负责的地块上开始“有机农业”实 验,他用鸡粪代替化肥,用翻耕和手拔代替除草剂。当年他的地块上西瓜的品质明显优于使用化肥农药的地块,而且产量也不低,只是他付出的汗水比别人多些。   在农场工作了 7 、 8 年,他坚持着有机农业的尝试,但总因为农场是国有的放不开手脚。到 2000 年,机会来了,他的家乡东紫龙村有 40 多亩贫瘠的土地,过去每亩每年只有几元钱还没有人愿意承包,安金磊和妻子张秀双商量好,他们双双辞去了农场的职务,回村包地,他们出的价格是每亩每年 50 元,这让人们认为他们犯了傻。   安先生埋头地里的活,很少与村民接触,串门聊天等事情根本谈 不上。没有外人来,他和妻子、儿子以及田里的庄稼鸟虫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他平时说话很少,但与远道而来拜访他的专家学者谈论天地人生却辩才无碍。我问 他,与村人相处可有矛盾?比如他们见你的土地现在成了良田,有无反悔之意?安先生答,我与虫子都能和谐相处,何况乡亲。如果村里反悔,收回便是,但现在村 民们还没有这样的意思。   这是题外话,让我们继续看他的故事:   中专的同学们许多进城当了干部,对安金磊的举动更不理解,他 们认为,安金磊应该想办法进城才是。但安金磊认为,只有自然的、田园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生活。   早在上高中时,他偶然买到一本庄子的书,喜欢得不得了,充满 了和谐思想的传统文化经典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后来他又读到了《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中国传统的农业经典,了解了神农、伏羲。他认为,中国 的传统文化中有大智慧,那就是尊重、顺应自然规律。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他和妻子张秀双每天 4 点多起床,傍晚看不到手指时收工,村人惊叹着他们的勤劳,也在惊异着他们的做法。   不使用方便省力的化肥,他却从附近藁城等地的养鸡场买来鸡 粪;不使用除草剂, 40 多亩地全部用人工除草,而且要留一些以涵养水分;不种整齐化一的单一作物,而是棉花和玉米、芝麻间

文档评论(0)

我的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