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虫鼠害控制新对策学术研讨会.doc
虫鼠害控制新对策学术研讨会
时间:11月29日(周五)
地点: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主办:广东省农业害虫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
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日程安排:
29日上午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 多功能会议室
主持人:韩日畴研究员
8:30-8:40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领导致辞
8:40-8:50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康乐院士致辞
8:50-9:15 报告一:鼠类的信息素与配偶选择 张健旭研究员
9:15-9:40 报告二:昆虫病原线虫研究与产业化 丘雪红副研究员
9:40-10:05 报告三:多样化农田景观中害虫管理新对策 戈峰研究员
10:05-10:15 茶歇
主持人:戈峰研究员
10:15-10:40 报告四:信息介导的红脂大小蠹入侵行为及与天敌的关系 刘柱东副研究员
10:40-11:05 报告五:中国龟类的濒危现状与保护 龚世平研究员
11:05-12:00 参观座谈
29日(周五)下午 广东省灵长类实验动物重点科研基地
主持人:韩日畴研究员
14:00-15:00 广东省昆虫研究所——灵长类实验动物重点科研基地
15:00-15:20 报告六:灵长类实验动物养研一体化进展与体会 饶军华
15:20-17:00 参观座谈
报告人简介:
戈峰研究员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种群生态与全球变化领域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全球变化下昆虫生态学与害虫生态调控研究。多年来以全球变化下的大气CO2、O3和温度升高为胁迫因子,以作物-害虫-天敌互作关系为主线,开展了不同生态系统中有害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阐明了我国不同类型昆虫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特征,提出未来全球气候变化下有害生物发生发展的预警和新的防控对策;以全球变化中农田景观格局变化为特征,揭示有害生物对农田景观格局响应的规律,完善和发展了区域性害虫生态调控的理论与方法。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在Global Change Biology, New Phytologist,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等重要SCI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撰写专著《昆虫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一部,主编《现代生态学》和《昆虫生态学理论与方法》等书籍。
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动物行为与化学通讯领域学术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鼠类等动物社会气味的分子编码机制。通过生物学(包括行为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等)和化学多学科交叉的方法,研究以小鼠和大鼠为主的种内和种间信息素的组成及信息素产生和感受的整合调控机制。在小鼠、大鼠、金仓鼠、鼬科动物等动物的活性气味小分子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在Chemical Senses,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Physiology Behavior,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等SCI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
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获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留所工作至今,其中2005年4月至2008年3月,赴德国Max-Planck学会化学生态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主要从事昆虫生理生态、化学生态、及分子生态研究,以农业害虫棉铃虫和烟青虫为对象比较研究杂食性和寡食性昆虫对寄主利用的进化;以外来入侵种红脂大小蠹为对象,研究其行为特性、化学信息及分子调控机制,探讨外来种爆发成灾机制。目前,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篇。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10余种濒危淡水龟类的谱系地理学、濒危机制、生态学和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另外,也关注外来危险性两栖爬行动物入侵问题,开展了外来物种巴西龟对广东珠江流域的生态危害及防控对策研究。在《Amphibia-Reptilia》、《Organisms, Diversity Evolution》、《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helonian Conservation and Biology》、《Oryx》、《动物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参加编写《中国贸易龟类检索图鉴》、《中国毒蛇及蛇伤救治》等专著;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丘雪红副研究员
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昆虫病原线虫及其共生细菌的研究与产业化、线虫与共生细菌的共生关系研究以及资源昆虫的研究。参加工作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际合作、国家、广东省、广州市各类基金项目研究30多项,曾赴爱尔兰、比利时、德国实施国际合作项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