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黑人的自我救赎
摘 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的第四部小说《柏油娃》以黑人民间故事“柏油娃”为故事背景结构,讲述了一个当代美国黑人在白人文化社会中对自我的认识、思考和救赎的故事。森和雅丹分别代表黑白两种文化,他们固守自己的文化传统,都想把对方从他们认为错误的世界中拯救出来,但这一救赎过程并不顺利。莫里森对黑人传统文化的双重视角在小说中得到了极大的体现,她认为黑人只有重拾真正的传统文化才能跨越双重意识,从而完成自我救赎。
关键词:《柏油娃》;自我救赎;对立;双重视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极为关注美国白人文化社会试图抹去非洲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历史以及其所带来的文化诟病的问题,探讨黑人缺乏的文化历史意识和由此产生的民族意识位移是莫里森小说的主题。例如,在《所罗门之歌》(Song of Solomon)里,主人公奶人通过追忆祖先的故事从而重塑自己的文化和历史意识。既然抹掉文化自我意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自我毁灭的一种态度,莫里森认为这些因素对于理解和解决黑人男女之间特殊的对立关系也是十分重要的。莫里森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在二十世纪,黑人男女之间的关系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我只是在思考,这种争论往往呈现出的不过是不成问题的问题---性别,性别之间的冲突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诟病”[1]421。莫里森在200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爱》(Love)中讲述了因为一位黑人男性而使曾经儿时亲密无间的两位黑人女性终生相互敌视,直到弥留之际两人才重拾少年时友谊的故事。《爱》触及了非裔美国文化的“最后的禁忌”,即非裔种族内部的阶级偏见与歧视[2]358。它遵循了莫里森小说一贯的传统,延续了文化创伤的主题,而这一主题在《柏油娃》(Tar Baby)中尤为突出。莫里森在其第四部小说中着重描写了黑人男女森和雅丹之间的爱情及对立关系,探讨了性别冲突、文化诟病和阶级冲突之间的关联,即在黑人社会中,文化诟病影响并预示了性别间的关系。双重意识是“不同文化世界观之间的一种心理冲突状态”[3]70。二十世纪初杜波伊斯在定义双重意识时,清楚地指出种族主义对黑人文化身份和黑人自我意识的有害影响。在其著作《黑人的灵魂》(The Souls of Black Folk)中,他认为:“这是一种奇特的感觉,这种双重意识,是透过别人的眼睛认识自我,是用鄙视和可怜的眼神看待自己的那个世界的标准来认识自己的灵魂……黑人一出生就带着面纱,拥有第二视力。在美国社会中,黑人没有真正的自我意识,他们只能通过另一个世界的启示来认识自我”[4]14。
人类的多样性确保了不同视角所带来的潜在好处,但是当这些不同视角被当做决定经济、政治和社会中的优点或缺点,哪些可以选择或哪些不可以选择的因素时,这些不同势必会带来对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充满各种对立的世界,种族、文化、阶级、性别、宗教等都不尽相同。从历史上来看,对立已经成为美国社会中白人和黑人之间推动政治改革、文化变革和社会进步的中坚力量,它造成了美国双重声音的社会话语,即占据主导地位的白人话语和处于被压迫地位的黑人少数话语。双重意识不仅证实了对立视角的存在,而且在某些黑人看来,它反映了如何才能让他们在白人主导社会中被接受的某种解决方式。与此不同,双重视野是对这些对立视角的非沙文主义的领悟,它为黑人个人或集体规划了一条紧急通道,让他们从人为的冲突和无主见中走出来。莫里森的第四部小说《柏油娃》对黑人社会中对立的现实进行呈现和思考,从而延伸了这一双重视野。
如果说性别冲突来源于文化诟病,那么在《柏油娃》中这种文化诟病则与性和性别这两者有关。森试图把一个文化意识的梦嵌入雅丹的梦,以及雅丹试图把一个阶级意识的梦强加给森都反映了这一点。森和雅丹之间性和性别的联系决定了他们间关系的走向,他们执意解救对方的行为其实是所谓的性救赎或阶级救赎。对于森而言,这种救赎是农夫把王子从危险或监禁中解救出来,是深谙本族文化的人解救对本族文化一无所知的人,是成熟的长者解救无知的孩童,是先前被奴役的黑人解救他仍被奴役的亲人和朋友。而对于雅丹而言,这种救赎则是文明人解救原始人,是少数天才把大多数人从教育、文化和社会政治的停滞不前中解救出来,是成熟的女性解救儿子们。《柏油娃》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小岛的主人是退休的糖果巨头瓦莱里安。莫里森在这部小说中着重描写了人们之间的各种关系:瓦莱里安和妻子玛格丽特的关系,他们的黑人管家西德尼夫妇间的关系,西德尼夫妇和他们的侄女雅丹的关系,别墅里的黑人西德尼夫妇和别墅外的黑人吉迪昂、特蕾泽间的关系等等。然而,在所有这些关系中,小说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接受欧洲白人教育的黑人姑娘雅丹和出身于弗罗里达州的黑人小伙森的关系。尽管如此,在小说的前半部分,莫里森却并未提及这两人之间的关系。但是雅丹和森的关
文档评论(0)